• 高管政治资本、与亏损公司未来价值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2004-2011年(实际的财务数据区间涵盖了2004年到2014年共11年)发生亏损的96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日益频繁出现的政府补助企业的现实背景,结合亏损上市公司特征对高管政治资本、政府补助与亏损公司未来价值三者的关系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亏损公司而言,政府补助行为很普遍,但是获得政府补助(高政府补助金额)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具有抑制作用,亏损公司并未对政府补助这一资源加以正确有效地利用,整体配置效率偏低;高管政治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政府补助对亏损公司未来价值的抑制作用。

  • 数字金融模式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数字金融模式下政府补助更易于缓解研发资源错配、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溢出补偿,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文章以A 股上市企业2007-2020 年数据为样本,检验数字金融模式下政府补助增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数字金融模式具有积极调节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金融模式的调节作用可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规模企业中,政府补助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对政府补助制定、合理利用数字金融模式以及如何更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 MSCI关注、ESG披露及其经济后果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文章以2007一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国际MSCI对企业ESG的关注对企业披露ESG报告决策的影响,具体通过构造多期DID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进入MSCI评级前后ESG披露选择的变化。研究发现,得到MSCI关注的企业更可能披露ESG报告,表现为在被MSCI关注的年度,企业披露ESG报告的概率更高。同时,在首次被MSCI关注后,企业后续年度更可能披露ESG报告。截面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MSCI关注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MSCI评级越低,企业披露ESG报告的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因MSCI关注而披露ESG报告后,企业会获得更多政府补助,受到违规处罚的概率明显降低,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结论表明,MSCI评级通过市场软监管对企业ESG报告的披露意愿和经济后果产生显著影响,这对未来发展ESG评级和ESG投资基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管理层语调操纵会影响吗?———基于 MD&A 的文本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为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补助具有“信号效应”,成为企业竞相争取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增量作用,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与其传递的信息息息相关,文章利用2008一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语调操纵与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语调操纵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补助,即管理层语调操纵具有资源获取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媒体与机构投资者均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能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削弱其资源获取效应。文章研究为提高政府补助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加强文本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 、员工雇佣与超额雇员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保就业”“稳就业”是我国政府当下的工作重心。文章从微观层面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雇员的影响,发现政府补助能够扩大企业雇员规模;政府补助对雇员规模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低研发密度企业体现出更高的就业弹性和政策效应;政府补助对超额雇员现象有推动作用,同样在国有企业和低研发密度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超额雇员增加了企业收入、增加了企业劳动力支出的比重,但降低了人均薪酬。本研究对评估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提高企业就业吸纳和就业弹性有重要意义。

  • 促进了自然人大股东企业实体投资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文章以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自然人大股东企业实体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企业,自然人大股东企业具有更严重的“脱实”倾向。政府补助虽然在企业投资方面具有政策引导性,但并非万能良药。企业内部控制效率高时,政府补助能显著改善自然人大股东企业的“脱实”倾向;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低时,政府补助对自然人大股东企业“脱实”倾向无明显抑制作用。企业内部控制效率高时,与日常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更有利于改善自然人大股东企业的“脱实”状况;在低成长性企业、高股权集中度企业、非公用事业企业中,政府补助更有利于缓解自然人大股东企业的“脱实”倾向。最后,文章进一步从企业内控建设、政府补助、第三方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会计判断及信息披露合规度提升的思考——以雪松发展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2017年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一政府补助》(CAS16)明确了政府补助的范围,引入净额法和“其他收益”科目,对财政贴息有了更明确的会计处理规定,增强了会计处理的弹性。但会计处理弹性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操纵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提供了空间。本文从CAS16的核心内容出发,认为企业根据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时,应强化政府补助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结合雪松发展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提出在强化会计职业判断依据的同时,应加强信息披露,如提供更详细的临时性报告、限制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的使用场景、将“政府补助基本情况”改进为“政府资金基本情况”并强制披露等,以提升政府补助会计判断和信息披露的合规度。

  • 企业ESG 表现对创新持续性的双重驱动效能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创新持续性既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取高效益的关键,也是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驱动企业持续创新的因素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我国A 股上市公司2011 ~ 2021 年样本数据,从动态视角探究企业ESG 表现对创新持续性的双重驱动效能,并进一步从资源集聚效应角度探究其中的驱动路径以及探究内部控制对该驱动效能提供的保障。研究发现:企业ESG 表现对创新投入持续性和创新产出持续性具有双重驱动效能,在非污染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该双重驱动效能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资金集聚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是其路径,良好的内部控制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研究结果丰富了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揭示了企业ESG 表现影响创新持续性的“理论黑箱”,为我国建立统一的ESG 标准、夯实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提供了依据。

  •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医药生物企业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周期较长的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医药的研发创新与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本文选取2017—2021年沪深两市医药生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医药生物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出U型影响:在低水平的政府补贴下,政府补助的挤出效应较大,不利于企业创新;当政府补贴规模超过某一临界点时,由于积极的信息传递,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激励其进行创新研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为国家调整补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 、社会责任与流通企业效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从流通视角出发,理论层面分析政府补助对流通企业效率的影响,探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并考察国有企业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利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241家上市流通企业2010一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会促进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2)社会责任在政府补助与流通企业效率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政府补助能够使流通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并由此推动流通企业效率的提升;(3)国有企业存在直接调节效应和间接调节效应。相较于非国有流通企业,国有流通企业所获政府补助以及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低。研究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升流通效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多言少行”的数字化转型会影响公司碳排放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以制造业和重污染上市公司 2009-2020 年的数据为样本,从不同角度实证研究公司“多言少行”数字化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多言少行”数字化转型会显著促进公司碳排放增加:相比于“少言少行”和“少言多行”,多“言”的数字化转型有更明显的增加作用;相比于其他过程,多言少行”对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正向影响更为明显:环境规制显著抑制了“多言少行”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多言少行”对碳排放的作用受到“言”增多和“行”减少的共同影响,提高政府补助、降低融资约束、管理层短视上升在其中起到了机制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到“多言少行”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主义和潜在风险,为监管部门规范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提供依据。

  • 融资约束背景下对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科技型企业构成了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但融资约束现象较为严重。国家通过实施各项扶持政策、下拨研发专项资金等手段,鼓励科技型企业投身于科技创新。基于此,深入探究科技型企业如何利用政府补助及政府补助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际成效,显得尤为必要。A公司作为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所获得的政府补助和企业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的案例材料。研究发现,A公司创新投入受政府补助的影响较大,但是政府补助对于A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本文从企业角度和政府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