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国家设立荣誉表彰制度,是对个人或集体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褒奖与肯定,既有价值引领的作用,又是有效的国家治理策略。本文认为国家荣誉制度基于“政治动员一社会回应”模型发挥政治作用。国家在制度建设、评选过程、表彰仪式、舆论宣传等动员中,传递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社会在接收到国家动员后,在情感共鸣、物质吸引、价值认同、政治理想唤醒等要素的依次递进中予以行动回应和价值认同。国家荣誉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之义,绝非仅靠国家动员,它也取决于能否回应社会政治参与的愿景与诉求,只有充分激发起社会的即时性行动和长效性认同,国家荣誉制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政治功能的发挥。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回族英雄系谱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载体。时人运用纪念文本、纪念会、纪念剧和纪念空间等形式建构起回族英雄系谱,即在阐发沐英、郑和、左宝贵、安德馨、马本斋等英雄事迹的基础上,不断凝聚其中的爱国精神、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从而将历史和现实中的精神资源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中,以推进全面抗战动员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2-25
摘要: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革命获得了全国政权。在如此长的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的农村政治动员思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该思想的形成是中共党人和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探索的结果。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失败成为毛泽东转向农村的时代背景,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则是毛泽东农村政治动员思想的发轫。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特别是在《论持久战》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标志着农村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毛泽东农村政治动员思想的内核是阶级斗争,它也成为了1949年后中共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遗产。进入新时代,中共党人提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需要对毛泽东的农村政治动员思想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