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会带、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摘要: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 年中国沪深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呈倒U形关系,断裂带异常会干扰公司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其次,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的倒U形关系主要源于任务导向断裂带的作用,在企业成熟期更为显著;最后,内部控制能够削弱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弥补董事会子群体间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

  • 晚期福柯新自由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与主体性关切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权力/知识框架是福柯对新自由主义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基于这一方法论,福柯创造性地发展了法国科学史中基于“断裂”概念对科学作为普遍真理的质疑,关注知识起源和普遍化过程中的偶然性以及知识与权力的互动。通过考察新自由主义的断裂特质,福柯揭示了其起源的偶然及逻辑上的混乱,消解了其作为真理的地位,并进一步表现出对主体命运的关切。主体被作为“权力/知识”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做了专断的定义和规训,成为臣服的主体。但是,如果对这种专断的真理和权力体系进行反叛与断裂,就有可能指向能动性的主体的重建,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 未来可期:社会预期的功能及其影响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社会预期是一定时期社会心态的深刻反映,涵盖人们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在近端或远端发展变化的主观判断。理性、积极的社会预期满足人们对可掌控、有意义生活等的需求,既可直接助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还可在威胁情境中补偿当下的不足,表现出预期反补效应。不过,宏观社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凸显、经济增速调整以及社会不平等将会增加预期断裂风险,限制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未来研究在进一步考察社会预期的表现与功能的同时,需就其内容、特征、功能、治理路径等方面深入推进。 

  • 董事会带与企业ESG表现:促进还是抑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以 2011 ~ 2020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由于董事会内部特征多样化形成的董事会断裂带对企业ESG 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断裂带会显著促进企业ESG 表现提升,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董事会断裂带通过代理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等途径影响企业ESG 表现。分组检验结果显示,董事会断裂带对企业ESG 表现的促进作用在具有深层董事会断裂带的企业、国有企业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该结论支持了董事会断裂带对提升上市公司ESG表现的积极作用,也为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功能、提升上市公司ESG 表现提供了参考。

  • 论模态范畴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构建中的根本作用及其困境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2

    摘要:康德的范畴表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旷日持久的批判。但无论是对其的批判还是辩护,以往研究似乎都未对模态范畴的特殊性以及其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构建中的根本作用有充分察觉。本文依据康德在判断表与范畴表之间的细微差异及其后续的种种同构构造指出模态范畴中的可能性与存在是其构建体系的基本工具,而对二者的嵌套运用与交互运用则是基本方法。这一论点将在康德批判时期的诸多文本中得到印证的同时,也将暴露出康德构建方法的诸多困难及其体系本身的困难。最后,本文将根据自然与自由的强相关性,针对康德批判哲学体系提供两个批判,其一是哲学的连续性批判,其二是科学的现代知识批判。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
  • 全球可能性与空间软——反向跨境者城市归属感的意义建构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摘要:近年来,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反向跨境迁移现象日益受到关注。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宏观政治经济学,探讨迁移及对群体认同的影响,对跨境者在移入地空间中的日常实践及城市认同的中观层次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长期定居上海的台籍青年为研究对象,解析上海反向吸引来自相对发达地区跨境者的非经济因素及其对城市认同的运作机制。 基于中层理论,本文以“城市—媒介—迁移者”为分析框架,探讨与传统“由南向北”的迁移模式相比,反向跨境迁移中移民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反向跨境者更偏好具备长期性机会结构的城市。上海作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由城市现代性所产生的,独特的寰宇性格(cosmopolitanism)在移民的空间体验中发挥核心作用。上海的现代生活方式与跨文化桥接带来的身份重塑,不仅促进其将个人资本“全球兑换”,强化与全球网络的连接,还使迁移者感受到文化多元性,反映出非物质性体验对定居意愿产生的显著影响。 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空间软断裂”的概念,解释反向跨境迁移的可能性:移民在迁移过程中因文化、身份与空间实践的多重张力,一方面感受到故乡与移入地的分离,另一方面体验到文化多样性与全球连接的吸引,从而深化对“全球身份”的想象与认同。通过平滑嵌入当地的市井文化,最终逐步重构自身的城市归属感。研究表明,城市并非移民的被动接受地,而是凭借象征资本与文化资源,主动参与迁移者的认同建构;迁移者则展现了文化选择能力与行动自主性。面对当前全面放宽境外人员来华,将反向跨境迁移置于全球城市语境下审视,不仅丰富了中国超大城市的发展潜力研究,亦为全球迁移研究的南方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 董事会带与研发持续性——基于研发支出粘性的实证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研发投资是企业的重大决策之一,董事会结构对研发决策过程和结果有重要影响。以 2007-2019 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研发支出粘性刻画研发持续性,从董事会断裂带这一结构特征探索影响企业研发持续性的组织因素。研究发现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即提高董事会团队的同质性有助于提升研发投入持续性。机制检验表明,董事会断裂带通过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能、目标决策导向与风险偏好三条路径影响研发持续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董事会断裂带的深层特征会加剧其对研发持续性的抑制作用,而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缓解董事会断裂带对研发持续性的负向影响。区分研发支出变动类型后发现,董事会断裂带主要抑制“升多-降少”型研发支出粘性。研究结论为董事会结构的决策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了研发支出粘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我国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以提升研发连续性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政策启示。

  • 根茎视角对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思考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我国已经形成了公益慈善的基本架构,如何推动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法国学者德勒兹和加塔利提出“根茎”的概念和特点来呈现更具韧性的生命力形态,具体表现为“连接与异质性原则”“多元体原则”“非示意性断裂原则”“制图学与转印法原则”这四个特点。根茎视角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公益慈善发展中的多边合作、矛盾转化、多元价值推进、组织使命结束和再定义、角色关系和边界的转化等议题。这一视角的引入让我们更开放地思考如何兼容潜在资源、推进有活力的公益慈善建设。

  • 高管团队结构特征如何提升科技企业绩效——基于组态视角的联动效应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已有从高管团队构成特征视角探讨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考虑单一要素的驱动作用,尚未深入探讨各前因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复杂因果机制。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高管团队断裂带和CEOTMT交互两个维度,将高管团队结构特征划分为5 个前因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高管团队断裂带和CEO-TMT 交互对科技企业绩效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科技企业绩效的必要条件,多个条件构成的不同组态对科技企业绩效产生相同的效果,且各前因条件对科技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科技企业高绩效的驱动模式有4 种,分别是社会分类断层型、信息和社会化经验交互型、关系和信息交互型以及任务相关断层—关系交互型,其中信息和社会化经验交互型驱动模式最为普遍;科技企业非高绩效的驱动模式有2 种,分别是关系型特征趋同型和团队断层—关系和信息交互型。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拓展了高管团队结构特征与科技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也为提升科技企业绩效提供了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