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积极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是壮大枢纽经济、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本文引入DPSIR理论,融通物流枢纽经济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这五种因素,融汇与物流枢纽经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交通、枢纽、产业这三个方面,构建面向城市的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DPSIR-THI分析框架,选取8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进行比较,探索打造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策略,以期推进物流强国建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格局重塑带来新的契机。依托中欧班列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建设,有利于引领沈阳市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本文从梳理沈阳陆港建设的内外部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入手,从区域和国家战略视角审视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战略意义,进而以构筑东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沈阳内陆枢纽经济崛起、创新沈阳陆港建设运营模式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等为重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物流金融(或称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不少省份已制定促进物流金融发展的专项政策。目前,陕西省正处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关键期,“长安号”发展势头喜人,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相继获批,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恰逢其时。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金融高质量发展对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的要求,总结了国内部分先进省市物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陕西省物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供应链管理》
摘要:地下物流系统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地铁网络发展物流功能,对提高城市物流效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轴辐式物流网络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采用扎根分析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地铁物流网络中枢纽节点、转运节点和功能节点等物流网络节点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发展基础、发展核心、发展潜力三个维度,建立了地铁物流关键节点布局建设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地铁物流枢纽节点的选择受综合发展能力、物流规模、交通条件三类因素影响,地铁物流转运节点的选择受转运水平、客流因素、网络条件、物流设施四大因素影响,影响地铁物流功能节点的因素主要包括地下商业、地面商业、轨道交通规划、居民小区分布、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口密度。基于研究所挖掘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建立了基于扎根理论的地铁物流网络体系评价模型,为构建城市地铁物流网络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扎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现代化国际一流航空枢纽建设”试点任务,促进面向“一带一路”的陕西省航空枢纽国际化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陕西省的重要使命。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省航空枢纽国际化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增长型、多元化、扭转型以及规避型四个战略维度,明确了打造“一带一路”门户枢纽、塑造国际航班中转新优势等陕西省航空枢纽国际化发展战略,并从财税支持、舆论宣传、人才培养三方面提出陕西省航空枢纽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生态理论和物流枢纽建设逻辑,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关中城市群现代化物流产业体系构建,分析物流产业内部、科技与物流、人力资源与物流、现代金融与物流之间不协同的七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关中城市群国际物流枢纽若干政策措施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本文在定量测度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36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枢纽承载城市间的物流联系越发紧密,物流网络也更加稳定;物流网络的凝聚子群呈抱团发展趋势,地理接近性在凝聚子群中得到充分体现;核心枢纽承载城市有较强辐射效应,带动邻近枢纽承载城市发展,本文布局了由9个轴心枢纽承载城市组成的轴辐式物流网络。此外,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资源票赋链接、市场自主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与科学技术推动四大驱动机制的影响下,在物流网络中的地位逐渐分化,形成了由节点、通道、物流圈等局部元素组成的多轴心混合轴辐式物流网络。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自治组织日益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主体,但其面临的行政化压力一直是基层治理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长期探讨的重要议题。上海市X街道构建了“业委会联合会”这种新型枢纽型自治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业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困境,缓解了“行政化他治”与“地方性自治”之间的张力。对此,本研究借用泽利泽关系运作理论,从关系形塑、关系互动、关系媒介与关系协商四个维度,深度剖析了业委会联合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行动逻辑和实践样态,并讨论和反思这一枢纽型自治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为业委会的发展和社区协同治理提供经验借鉴,从而推动自治组织的形态创新。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水稻以其特有的物种属性和经济属性,为中华民族的人口繁衍与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条件。借助于大运河、荆襄古道、金牛道的南北互济以及茶马古道的东西融通,中华文化构建了一套北方与南方、中心与边缘的双循环体系,形成了内源性动力机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华文化汲取外部文明打开了窗口,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长江流域作为驱动双循环的核心区域,居功至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地理枢纽”。在新时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长江“历史的地理枢纽”需要转化为“当代地理枢纽”:通过“长江大保护”来恢复生态长江并推动经济长江的高质量发展;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推动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深化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分类: 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航空货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配置全球和大区域尺度的优质资源,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0一2019年中国航空货运的空间统计数据和面板数据,以机场所在城市为基本单元,剖析了过去20年间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过程与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了中国航空货运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航空货运在过去20年间从快速发展阶段过渡至平稳发展阶段;2)中国航空货运区域间差异显著,货运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过去20年间,中国航空货运重心位于徽鄂豫三省交界处,呈现河南一安徽一湖北的迁移趋势;3)中国航空货运格局保持相对稳定,以“北上广深”为核心的菱形空间格局得到强化;4)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受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地面交通发展等因素影响,但各因素对空港型国家枢纽城市与非枢纽城市的影响有看显著差异。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按照浙江省委赋予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金华市委高瞻远瞩提出建设国际陆港枢纽战略,加快破解内陆开放世界性难题。强化金华机场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义新欧”中欧班列联动,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推动金华跨境电商、临空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并进一步提高金华在全省机场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但是,金华打造高能级航空货运平台仍面临诸多困境,货物流向单向性强,导致全货机航线市场的开发成本高;枢纽机场虹吸效应强,航空货源流失现象突出;机场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无法满足国际远程全货机航线市场的需求;航空产业链支撑不强,尚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加快打造金华高能级航空物流平台,本文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前瞻性强、科学合理的航空物流规划;强化政策引领,为高能级航空物流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加大机场新基建改造提升力度,积极培育空港经济;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航空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园区;吸引周边货源集聚,将货运“小机场”建成航空物流“大枢纽”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摘要: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存的国际秩序当前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法对国家主权的约束力也随之不断衰落。每当国际秩序陷入动荡与重构的大变局时,国际法的法理基础也面临着更新的需求。英、美先后主导的两次国际法法理基础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理论需求,并完成了国际秩序的重构,英、美也先后因此成为世界秩序的执牛耳者。当世界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时,中国在此次国际秩序重构与国际法法理基础更新中有能力成为新的国际法理基础供给者和新的国际秩序重构的引领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对国际法法理基础的重要理论供给,中国在国际秩序结构中的“枢纽”地位,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秩序重构的引领者的重要现实条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全球经济跨入数字化时代,数字贸易作为与数字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相适应的新形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不同于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贸易方式和模式,数字贸易通过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传输的交易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并赋予了实体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本文总结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郑州市发展数字贸易的实践举措及成效,剖析了郑州市发展数字贸易的现实基础、优势条件和障碍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郑州市数字贸易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实施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供应链管理》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赋予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重大任务。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和东部中心城市,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具备难以推卸的使命当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文章按照党的最新指示精神,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对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内涵特征进行了充分阐述,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五力”特征,即要素集散力、资源配置力、通道控制力、价值链支配力和辐射带动力,详尽剖析了南京市服务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五力”特征,并研究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南京市五方面重点任务和举措。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供应链管理》
摘要:二十年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取得丰硕成绩,主要体现在:社会物流需求大幅增长、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治理取得积极成效、物流从业人员增加和物流标准化工作蓬勃发展。展望2025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物流有望呈现以下趋势:物流运行保持良好增长、提质增效降本走向深入、供应链升级加快提速、韧性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数智化转型提档升级、结构调整力度有所加大、产业集群枢纽联动发展、绿色低碳物流走向实践、从业人员权益得到保障、行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文章还就物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以技术创新为先、以管理创新为要和以生态创新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