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科技革命视野下的独立性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25

    摘要: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律职业的独立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革命既为法律职业带来了积极的技术赋能,也带来了判断力弱化等负面效应。通过回顾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历次科技革命对法律职业的影响可以窥探到科技革命如何改变法律职业的组织、执行和判断方式。法律职业并非一个静态概念,而是在技术演变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调整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职业的核心特征——独立性,需要在当代重新审视,并在技术和伦理的双重维度下,进行适当的保护和调适。

  • 从“法学生”到“法律人” ———模拟法庭的法学教育隐喻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法学教育研究》

    摘要: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存在脱节现象,但各类模拟法庭的优胜者却颇受市场青睐。 通过引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本文从法律人类学的角度观察了 W 大学法学院的模拟法庭赛队遴选、训练和比赛全过程,参赛选手在戏里戏外的场景变换中实现了从“法学生”到“法律人”的转变。 主流法学教育中的“教育—实践”脱节体现于对综合能力培养的缺乏,强制选取矛盾立场的模拟法庭弥补了这一缺陷,有效促进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紧密联结。

  • 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逻辑与模式转型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法庭辩护的必要延伸,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媒体时代律师庭外言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规范律师庭外言论、确立庭外言论的衡量标准。我国对于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属于司法秩序模式,以司法秩序的维护为价值导向,应当由行政管控转向审理公正的规制逻辑,实现审理公正的模式转型。具体而言,在衡量律师庭外言论正当与否方面,应确立实质危险与道德性相结合,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评判标准,实质危险是指律师庭外言论可能或已经对司法公正造成实质损害,这是非正当庭外言论的形式特征;道德性与非道德性相对,律师基于法律职业伦理为当事人谋取合法利益,在相对意义上即具有了道德性。此外,法律还应明确规定“禁止区”与“安全区”,为律师庭外言论的发表提供清晰明确的规范指引。

  • 关于期刊发展的思考——基于圈层理论研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法学核心期刊的发展是法学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法学核心期刊的的引证情况作为重要的指标,对期刊的评价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法学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关检索服务,分析法学期刊整体被引情况等要素,发现既有的指标体系亟需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圈层理论”在法学核心期刊中的影响。构建完善的法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不应该忽视该理论的重要作用,应当增加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引证指标。要增加合作作者在法学期刊发文的数量,也要允许实务人士的高水平文章的出版,并以此为理论支撑构建新的法学指标。

  • 伦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困境与突破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法学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学面临困阻,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方法不够完善。在各类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应在法律职业伦理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但是,部门法中的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职业伦理教学中缺乏足够的适用空间,而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本身又未形成体系化、可复制推广的案例教学法。为此,应将法律职业伦理案例划分为行为事迹类案例与规范适用类案例,针对前者应当适用“评价分析式”案例教学法,针对后者应当对三段论进行丰富改造,增加角色拟定、组织讨论与辩论等“组合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举办法律职业伦理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检验案例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此外,亦要在“双师同堂”中增强教师与实务导师的课前沟通、加强教师对实务导师的授课引导以及稳定实务导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