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清史稿·贻毂传》是目前仅存的官方所撰贻毂个人传记。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稿本与各通行版本发现,该传虽未明确记录撰者,但刊刻前仍被私自修改。该传以《清实录》为主要史源,并辅之以部分档案。该传亦有部分疏漏。同时,贻毂的历史形象受不同时代背景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从清末民初的“贪官污吏到《清史稿》中效忠清廷的“股肱之臣”,最终在民国时期被正式确立为造福当地的“漢南股肱”。《清史稿》在贻榖历史形象演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逆转作用。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北魏女水应为今天内蒙古中部的锡拉穆仁河与艾不盖河,北魏登国年间解如部、叱突邻部等高车部落驻牧于此。今天的艾不盖河中下游以西的勿居山(无吉山)即今天的白云鄂博。女水之间及其沿河地带是漠南草原南北交通要道,女水下游某处应该是拓跋历次跨越大漠北征柔然的一个前进基地,亦即《魏书》有关纪传中的“漠南”。武川镇设立与征伐柔然有关,设立时间大约在太武帝神茄年间。武川镇最初地点应该在阴山北魏皇家行宫以北,大致在女水源头地区。近年文物考古人员发现的武川县“下南滩”古城,应该是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调整后的武川镇城。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5-14
摘要:18—19 世纪漠南和漠北蒙古草原史著的历史书写与清代政治,特别是满蒙关系变迁密切相关。相较于 17 世纪蒙古编年史,它受藏传佛教及藏史学的影响减弱,而受内地文化、史学的影响显著增强;其“成吉思汗—忽必烈统系正统”史观松动,而偏重于持相对宽泛化的“黄金家族正统”史观,且这两种史观与佛教王权观,又均明显弱化。与史观紧密相关的文本主题、叙事、体裁、题材等,赓续编年史的同时也有相应变动,其对清朝的正统性则明确予以肯定。其历史书写及变动也反映了蒙古人的国家认同持续增强及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