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生未来目标发展研究:基于半年的追踪调查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未来目标是中职学生自我成长与生命脱变的蒙正肇始。对764名中职学生未来目标开展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未来目标总分及各子目标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普遍增长。第二,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发现,可将未来目标划分为两类特质,即“C1中外部——中偏上内部目标”和“C2中偏上外部——高内部目标”;该二分类在T1和T2时间节点均成立。第三,使用潜在转变分析技术发现,随着时间推移,C2组更稳定,C1组更具转变性。即相对于C2组变为C1组,C1组更易转变为C2组。第四,男生、年龄越大,越容易从C1组转变为C2组;而城镇户籍、家庭子女数量越多、留守时间越长、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容易保留在C1组。鉴于中职学生之于“职业教育”与“技能强国”的重要性,建议:第一,可开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结合的创新、实践型“未来目标-思政教育”,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第二,可倡导中职学生在实践互动中平衡内部与外部目标。第三,可向家长普及“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的教育发展意义,以此助推中职学生未来目标类型的优质转变。

  • 高中生在线风险暴露的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采用在线风险暴露量表、父母冲突量表、教师支持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及自我控制量表对河北省1579名高中生开展调查,探索高中生在线风险暴露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高中生在线风险暴露可分为低风险组、不良内容接触组和高风险组;父母冲突、教师支持、同伴依恋和自我控制是在线风险暴露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高中生在线风险暴露的整体检出阈值为9分,不良内容接触检出阈值为3分。高中生在线风险暴露存在异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在线风险暴露类型,从父母、教师、同伴和青少年自身出发,多管齐下,综合提供辅导建议。

  • 家庭代际关系类型及其城乡差异分析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从家庭整体视角对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类型及其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整体视角下三种代际关系类型(紧密型、赡养有间型和疏离型)的共同特点是子女均为父母提供了高频的经济与情感支持,代际空间距离的扩大是形成赡养有间型和疏离型的重要因素。代际关系类型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占主导是紧密型,农村占主导是赡养有间型。代际关系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城乡,高龄老人与子女更有可能成为紧密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与子女成为赡养有间型,失能以及丧偶的老年人不太可能与子女成为疏离型,儿子与女儿数目的增多显著降低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此外,结果还显示老年人独立住房的拥有增加了城市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但是降低了农村家庭成为紧密型的可能性。

  •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的主体特征及模式选择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和社会参与理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主体特征及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参与不同类型互助养老服务生产的老年人在个体特征、意愿、能力、认知上存在群体特征差异,经济保障能力特征差异不明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生产模式可分为全面互助模式、生活-情感互助模式、日常-情感互助模式、低互助参与模式四类;与低互助参与模式相比,老年人对其他互助模式的选择受到个体、家庭、村庄和社会层面因素的影响。建议提高农村专业照护服务供给、重塑农村互助理念、降低互助养老可替代性、释放老年人互助养老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