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民国时期,随着对外教育交流的推进及研究生教育的兴起,中国相继启动与美国、德国、印度、法国等国的研究生交换项目,双方互派研究生,开辟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中外研究生互换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参与规模扩大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及政策机制规范化。民国时期中外研究生交换,探索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新途径,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推进了中外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发展方向,以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中国知网中的176篇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CSSCI高质量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6.2.R4信息可视化软件为研究工具,对研究生就业研究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热点主题众多,选用理论较为集中;研究主线明确,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时效性较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要坚持把研究生就业放到研究生教育总体发展中去审视和探索;努力实现跨区域研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紧跟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丰富研究成果。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975 篇CSSCI 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975 篇CSSCI 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以导师团队的形式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够弥补单一导师知识结构单一、研究方向过于集中的不足。文章探讨了导师团队建立的意义及途径、导师团队的管理、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构建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高校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责任。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当中,导师不仅是硕士研究生学术上的指导者,更是硕士研究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突出展示了文化育人的鲜明特色。文章以马克斯·韦伯的魅力权威理论为基础,对导师的文化育人作用进行了探析。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状况,发现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导师具备魅力权威,认可导师发挥的文化育人作用,且认为魅力权威是导师文化育人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同时,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认知偏差,过于强调魅力权威而可能忽视导师的文化育人作用。因此,除学术指导之外,高校还要重视导师在文化层面的育人作用,探索魅力权威与学术指导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实施客观的导师文化育人作用评价,纠正硕士研究生的认知偏差,以期更为全面地分析导师的隐性育人作用,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研究生安全员队伍的建设是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然而,目前高水平安全员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组织架构不健全、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管理松散和安全意识薄弱等。结合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健全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落实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安全督查、建立全链条长效激励的考核机制、营造全方位引导的安全育人氛围。这些措施将强化高校研究生安全员队伍建设,扩展现有的“学院-课题组-研究生安全员”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从教师到学生的纵向延伸,为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力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1
摘要:随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研究生通过海外访学这一环节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从空间生产的理论来看,他们利用访学嵌入海外物理空间进行特定实践构建、生产和形塑独有社会空间。有鉴于此,本文以访学研究生为对象,剖析这一群体如何进入空间并如何在海外的精英空间进行空间实践。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中研究生需要面对有限时间与繁琐准备、自在学习与按时毕业和申请院校与地区补贴的多重博弈,才有可能获得学术精英光环的叠加与增殖。这一构建过程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也需要高校的持续支持。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研究生品德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实现档案学育人和育 德的双重目标,促进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并行。档案学研究生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和思政元素,为开展课 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文章从提升专业教师思政素养、强化教学目标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四方面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期为培养档案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基于对“微时代”信息传播多极化、碎片化、高效化给研究生学风建设在客观环境、线下活动、主体价值观方面带来的挑战及其在学风建设方面所具有的形式多元化、互动智慧化的优势的分析,提出从微观念、微平台、微服务、微团队、微档案、微生态路径树立科学道德、激发学习热情、优化信息供给、发挥导师引领作用、建立网络诚信档案、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完善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其培养的研究生理应成为新质生产力生力军。基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视角,提出高校在培养新质生产力生力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从强化思想引领、革新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注重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等五个方面全面优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摘要:通过对选择国外研究生教育的 12 名大学生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选择国外研究生教育的主观原因是个体及其家庭因社会性焦虑和阶层突围而产生的“内驱力”,客观原因是因学历通胀引起学历内卷的“外压力”,这些成因又分别包含多个次级因素。大学生选择国外研究生教育背后存在着价值观、教育观和人文环境冲突等问题,需要引起大学生个体、家庭以及全社会的重视。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职责使命。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梳理了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外因素,创建了“党建引领—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结合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一流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认为应强化研究生社会贡献度的目标导向,形成党建引领、思政贯穿的高标准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培养造就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科技小院作为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文章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源分配不均、实践机会乏以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提出“四轮驱动”策略:通过新农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育与农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强化校内外资源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一院多点”策略,平衡实践机会,促进科研团队有机融合;推动有组织科研,提升成果转化质效。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文章直面化工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同心圆”式教育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深度融合“基础研究一共性技术开发一成果产业化”产学研创新链条,通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企业需求与地方产业规划,构建学校、政府与企业之间深度互动的“同心圆”式教育共同体,为研究生提供集教学、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优化学位点布局是强化区域人才自我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新疆高校研究生学位点布局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疆研究生专业学位点数量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区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位点区域布局失衡,影响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硕博学位点学科设置也不连贯,学科建设整体实力薄弱。建议通过增设研究生专业学位点,逐步优化研究生学位点的区域布局,保持硕博学位点学科贯通,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等,以提升新疆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学位点建设质量。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本研究在回顾教育生态学和研究生学术素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生态学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中的价值与应用。然后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征维度分析了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的价值导向,并基于此提出了发挥多主体协同合作的育人合力、完善多主体参与的资源支持体系、构建有机融通的生态化培养环节三个方面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一级学科更名体现了新形势下图情档学科的发展与嬗变,也对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 需要结合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定位,进一步拓展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即在认知层面突破专业局限,树立新的资源 观与管理观;在知识层面促进学科交叉,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在技能层面优化技能结构,实现管理赋能与技术使能;在 行为层面坚持发展导向,实现需求引领与数据驱动。为达成这一愿景,应从坚守教育特色、变革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 容、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索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内涵拓展的可能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在我国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引领与驱动下,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已经从最初的倡议和试点阶段,逐渐迈向了落地实施和深入发展时期。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主要体现在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培养层次的提升、培养机制的优化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与升级等多个方面。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国家技术和人才战略需求,探索重点高校、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设立定制化专班、共建科研平台、面向头部企业定向就业、共同举办学术交流论坛、共建导师团队、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方式实施研究生培养,打造全要素融合研究生培养新范式,着力实现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至今已近20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但其培养模式及培养过程仍然存在专业与科研能力未协同发展、学生能力不足、学科与社会发展趋势及体育事业发展现状适配度不高等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践法等,探索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路径,促进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发展同步,以期为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