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能源革命是中国面对世界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厘清推动能源革命的动因、实践进展与未来取向,对精准推进能源革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章从现实动因、理论动因两方面阐释中国能源革命的缘起,提出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等是驱动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因素;其次,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五方面梳理了中国能源革命的实践进展,梳理了十年来能源革命取得的成效;最后从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共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数智化驱动能源革命走深走实、碳减排与碳汇相结合引领能源转型、能源国际合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精准推动能源革命的未来取向。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习近平关 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 本立场,更好满足人民能源需求,打造能源安全“同心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推进能 源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品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 源安全理论的新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有效防范化解我国能源安全领域风险隐患;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方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的世界格局,为世界能源安全工作提供中国智慧。“六个必须坚持”相互联系、内在统一,对新时代 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以及气候治理的不断推进,能源安全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以“供应”为导向的传统能源安全,逐渐演变为涵盖“供应+使用”的复合能源安全,并进一步拓展至“供应+使用+竞争”的综合能源安全。 这种转变具有深刻的战略意涵,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能源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洁能源发展成为能源安全的新维度,零碳工业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新战场,能源供应链的重构成为地缘政治的新内容,碳足迹的国际规制成为能源合作的新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清洁能源发展亟需稳定的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高碳比能源结构迅速清洁化转型困难、化石能源开发及国际能源合作的生态舆论压力不断上升等复合型挑战。 基于此,中国需要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自身能源安全框架的创新性与竞争力,从根本上构建一个安全、可持续且具有竞争力的现代能源体系,即通过资源储备和技术升级,确保关键矿产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投资,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传统能源消费的清洁化;提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绿化”水平,顺应全球低碳发展潮流。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
摘要:为了应对能源与环境危机,欧盟已将能源转型纳入首要政策议程。得益于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欧盟加强了集体能源安全,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并改善了环境质量。欧盟能源转型前景取决于欧盟及成员国政策制定者如何平衡集体安全与成员国利益、短期需求与长期雄心以及战略自主与对外依赖等关系。中国与欧盟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有着共同的安全关切与利益诉求。为此,中欧双方可以在全球治理、双边关系及具体产业等各个层面积极开展能源对话,促进能源合作,共同加快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欧积极推进能源合作,不仅能够改善彼此的能源安全,还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的年度货物贸易数据,构建了“净出口比率指数”“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政策干预指数”,深入研究中国能源贸易模式的演变路径,探讨进口比较优势与进出口政策干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长期处于能源贸易逆差状态,且进出口模式存在负背离,即净出口能力低于实际进出口的比较优势水平,印证了政府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的政策影响,基于量化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阐述了中国能源贸易的趋势和特点,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并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成果对其他国家在能源贸易领域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促进全球能源的合作与发展。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中国可优化能源贸易结构,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结合,为中国能源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建议,希望为中国政府制定科学能源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为全球能源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能源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关键资源,推动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首先,从“新”和“质”的先进性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提炼出能源系统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其次,从科技创新的革命力量、要素配置的创新活力、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三个方面解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理论逻辑,进一步构建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框架;最后,以新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用为例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培育和发展能源系统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优化新质生产要素的配置,依托现代信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资源等技术手段,聚焦重点能源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新能源、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能源领域 新质生产力,让能源系统更加“坚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双碳目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同时也是我国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郑重承诺。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融资困难、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绿色金融的出现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双碳目标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了如何利用绿色金融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指出绿色金融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深化产业变革、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等措施,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地缘政治斗争是影响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俄乌冲突的升级以及美欧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相互制裁对俄石油出口造成强烈冲击,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将发生结构性重塑。本文在梳理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从西方制裁、石油价格、供给格局、贸易流向、能源转型等方面分析俄乌冲突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的影响。面对石油贸易新格局,中国可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勘探开发、推进期货市场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在工业4.0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社会分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并且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探究不同经济体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6-2019年全球35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库存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FE)和随机效应模型(RE)、逐步回归法等实证方法,考察工业机器人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能源强度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当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尚未超过临界值时,对降低能源强度具有抑制作用;当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超过特定临界值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才会对降低能源强度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阶段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总产出的增加,而不是能源消耗总量的减少。研究客观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为政府规划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能源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对于发展我国能源经济、推动能源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结合时代发展特色,研究中哈双方的能源贸易合作现状和发展特点,进一步剖析中哈双方能源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意见。研究得出,中哈双方能源贸易往来有助于拓宽我国“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国家的能源研究口径分析,助力我国能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能源政策长期是美国民主党、共和党斗争的焦点,是化石能源集团与清洁能源势力较量的核心,是美国内政、外交与全球战略的交会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大国战略竞争和美国党派政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通过比较研究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多维度、全方位的能源政策,可以得出美国能源政策的属性和走向,探索美国能源政策变化的实质。在世界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目标指引下,拜登政府能源政策呈现以清洁能源革命为发力点、以碳中和目标为协调,推进美国清洁能源经济建设,并致力于打造美国清洁能源的全球领导优势。尽管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性调整,但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也具有战略递进、创新的一面,体现了美国能源政策的总体发展与深化。总体上看,美国清洁能源将在拜登政府领导下取得多方面发展,并朝世界清洁能源大国迈进。展望未来,清洁能源转型与大国兴衰直接关联,特别是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关于清洁能源核心技术、关键矿物和全球市场等竞争将走深走实,关于清洁能源的领导理念、国际制度塑造和权力生成等战略竞争方兴未艾。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以中国2013年以来实行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事件,基于2000一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能源效率提升在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和“减排”中分别发挥了10.19%和5.93%的作用,而能源结构转型分别发挥了48.87%和52.95%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结构转型,而非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涉及问题更加宏观和深层,这为中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程,特别是完成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提供政策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城市能源体系的关键,数字经济则为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了不同能源禀赋城市的异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并且在低化石能源禀赋城市中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且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产业转型升级、公众行为驱动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主要路径,而绿色金融深化机制路径尚待畅通。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围绕清洁能源及其相关供应链的国际绿色竞争日趋加剧。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的领跑者;同时也遭遇美西方国家的围堵,他们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与关键矿产进行进出口限制,开展对华技术竞争和知识产权限制,提高光伏产业相关产品关税阻碍中国的出口贸易,限制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 面对美西方国家的打压和遏制,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对内要坚持技术与发展模式创新,对外要积极拓展关键矿产资源渠道,同时大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共建行动,多渠道多层面构建光伏产业链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是推进能源革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对其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较为充分,但较少涉及其节能减排效应领域。首先,通过构建包含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分析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的正向影响效应。然后,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能够显著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但由于现阶段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较低,其影响效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采用滚动回归模型检验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占比在20%~45%之间时,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相对最佳。最后,从创新驱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并举方面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系统揭示了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价值意蕴、整体布局与思维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践中渐次形成的科学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相协调、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相适应、独立自主与世界视野相结合的鲜明理论品格。此外,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独创性、拓展性与转化性贡献。具而论之,这一重要论述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新概念,开启了能源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变革;延展出“先立后破”的新方法,在能源安全领域实现了对传统立破哲学的边界拓新;取得了能源安全与发展的新成就,以制度与实践形态表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动能源安全的集体智慧结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全面推进数据要素改革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也是赋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为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支撑。文章从“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能源行业”两方面出发,分析推进数据要素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具体前沿技术案例对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整合和优化能源行业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能。据此,本文以数据要素改革为切入点,对赋能能源行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21世纪潜在的“终极能源”,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抢占氢能产业的制高点。内蒙古绿电资源丰富,在绿氢产业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对于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消纳、在“双碳”背景下抢占发展先机进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经济成本偏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发展受水资源限制、市场需求不确定、政策环境仍需优化等制约因素,需要在产业布局、科技“攻关”、绿氢制备和管网建设、市场开发、先行先试、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着力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地处中亚腹地的乌兹别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能源电力合作亦是中乌合作的重点领域。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开始推行电力工业改革,计划在2030年前增加5 GW的太阳能发电量,以调整国内能源平衡发展。随着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推动能源多元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企业在该国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基于乌兹别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及电力发展现状,研究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新能源电力合作项目,分析了中乌合作的建议与展望,得出中乌在可再生清洁能源电力领域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仅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技术水平以及污染密集度的行业中存在差异性;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于碳排放绩效的主要路径,同时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碳排放绩效改善的正向作用。我国制造业应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化链条间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推动制造业内部的能源技术溢出效应转换,对不同行业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适时监督,规制行业的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