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明代中叶以后,识字教学体系发展出多元结构,在科举启蒙教育之外,生产流传着一种专为登账记簿服务的记账杂字。这类读物通过拣选簿记的常用字,由字词类聚或韵文汇编,既用作集中识字的读本,也可当工具字典查用。记账杂字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登簿记账的难度,为重新认识传统民众的读写能力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证据。基于记账杂字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必要在明清以来的日常生活中定位识字率基准,认识到记账能力在乡民生活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由此,立足不同类型的民间文献的读写实践,理解识字的多重意义与功用,进而开启对传统中国民众识字率的微观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0-22
摘要:本文基于汉字构字学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术语名词进行界定探索范围,从廓清通用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普通话、汉字与规范汉字的知识边界出发,提出规范汉字独具特色的科学构字法思想观点,在理论上揭示当前识字教育所面临的“识字教与学”的新矛盾,并尝试提出探索解决识字教学的新路径。全文分为术语界定、范汉字的科学构字法思想和识字教育新的“教与学”矛盾发生及其解决路径探索等三个部分,文中所提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科化发展就是重新定位普通话、规范汉字、汉语拼音高质量推广普及教育教学发展”等看法和观点,对丰富新时代中国式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内容,对哲学社科领域(教育学)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在汉语、汉字、语文知识的精准化规范教学实践上创新,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6-18
摘要:识字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主旋律,是决定并影响小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语文基础教育。小学识字教育主要是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汉语拼音的标准化规范化教学,并一直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最基础的内容。如何基于新课标来认识和理解小学识字教育新内涵,各学段识字教学新内容,如何基于语文规范化发展,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通用规范汉字音形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和深化语文规范化教学新要求,探索标准化规范化识字教学新路径,破解语文基础教育难题,提升学生识字质量水平,夯实语文基础,创造性创新小学识字教育教学与发展?本文分为识字教育新内涵、规范化识字教学新模式和新路径三个部分。识字教育新内涵从语文规范化教学理论上,梳理和解读语文新课标识字教育的新内涵,揭示语文基础教育中识字与写字规范化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语文规范化教学实践上,研究新课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识字教学内容,建构小学识字规范化教学主题和教学路径,供语文规范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参考。读者对象:中小学校长、语文教研员、语文学科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以及广大语文教育教学科技工作者。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各类初等教育机构数量大幅增加,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俄国建立了现代初等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圣主教公会下属教会教区和地方自治局所做的贡献最大。地方自治改革以前,为更好地传播东正教思想、培育学生忠君爱国意识,也为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教会教区学校和识字学校的数量大增;地方自治改革之后,各省地方自治机构主管教育事宜,大量地方自治局所属初等教育机构建立,虽然它们在数量上稍逊色于教会初等学校,但其在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大,后期倡导的义务教育更是影响深远。俄国初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但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水平,还直接推动了俄国现代化进程,但相较于西欧国家,俄国初等教育机构在数量、教学水平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而且教育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也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