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摘要:农林牧渔业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涉外风险。负面清单是中国观察这些涉外风险的重要视角,它代表国家对农林牧渔业开放态度中的例外,但这种限制或禁止不足以应对所有类型的风险,负面清单外完全开放领域面临的风险还涵盖多种类型,具体包括各领域泄露秘密或情报的风险、经济领域开放或管理部署不当导致的风险、涉农林牧渔业的研发伦理风险以及农林牧渔业开放过程中可能面对的生态安全风险。据此,要在强化防控能力的同时,融入整体性治理的法治思维,在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态等法治方面强化应对举措,构建相对统一的涉外风险法治应对体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我国以建立自贸区为契机,推进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迅速重塑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自贸区应落实国家赋予的“更大改革自主权”,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所包含的产业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综合配套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直接促进了市场主体进入,进而通过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创新研发和投资活动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主要来自员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员工数量的增加: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劳动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政策效果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的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实施。在中国已经与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RCEP成员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背景下,RCEP生效将进一步对中国及整个区域的贸易、投资及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比较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RCEP的生效实施有助于稳定外贸外资总体向好的市场预期,缓解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促进中国贸易投资增长,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是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之一,“三新”背景下,中央对自贸试验区投资便利化提出更高要求。从广义投资便利化视角梳理自贸试验区投资便利化取得的成效:不断缩减了负面清单、极大放宽了外资市场准入、积极下放了国家和省级管理权限、优化了投资准入和审批流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便利化规则相比,我国自贸试验区投资便利化则存在改革创新碎片化、准入限制仍多、投资保护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进一步完善投资便利化目标是:积极推动中央事权的一揽子下放、继续完善负面清单、破除外资准入壁垒、搭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结合我国政策要求和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为外部与国际接轨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两个维度。法治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石,发挥着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中,优化贸易服务、吸引外商投资、加强经贸合作需要进一步提升法治的协调性、可预期性和引领性。当前,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面临国际贸易服务规范体系协调性不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透明度不够、未能有效适应国际经贸规则的标准调适等困境。应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导向,通过塑造“一站式”国际贸易服务流程、增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透明度、对接共建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等路径,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法治支撑。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海外商标注册数据和联合国贸发组织的双边投资协定条款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包含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规则的投资协定对跨境商标注册的影响。研究证明负面清单对于品牌国际化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准入前最惠国待遇都对品牌国际化没有显著影响,基于贸易协定规则扩散的工具变量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这一发现印证了异质性企业理论下,高水平企业以市场开放作为核心决策,而较少受到投资成本影响的相关假说,为丰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准确预判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综合影响,完善相关外资招商政策提供了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以2016年起分批试点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冲击,探究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力雇佣规模,其平均就业增长效应约为5%。机制检验发现,投资效应和产出效应是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且不同机制对劳动力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低、企业融资约束越低、垄断势力越强以及劳动密集度越高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揭示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