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劳动教育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节。高职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为现代高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基本条件,为现代高职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现代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基本内容。目前,高职劳动教育资源开发遇到了教师资源开发主体泛化、制度机制资源开发落实虚化、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窄化、科研资源开发力量弱化等现实困境。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开发高职劳动教育资源:精准定位教师资源开发主体,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和优化制度机制资源开发,厘清指导实践的基础逻辑;拓宽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健全高职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提升科研资源开发力度,有组织开展科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激活文化资源潜在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独特的文化 资源,档案对传承中华文明、构筑家国记忆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产业为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破圈扩散提供了有力指 引。文章对文化产业赋能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以资源联动为基础、以业态创新为动 力、以科技赋能为手段、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优化政策治理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档案资源开发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 现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促成了媒体融合的生态模式,为档案记忆资源开发提供了创新动力。融媒体 环境下的档案记忆资源“微”开发在发声主体、叙述视角、呈现形态、传播渠道具有显著优势,在微视频、小程序、微展览、 微游戏等领域取得突出效果。通过总结档案记忆资源“微”开发的具体实践经验,从叙述内容、表达形式、主体协同、场 域融通四个方面提出“微”开发之道,以此推动我国档案记忆资源开发成效更加深入人心,真正讲好用活档案故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游戏型教育模式的应用为档案馆教育和资源利用带来了全新的启发和体验。以游戏 的方式呈现档案或档案信息,提高了公众对档案资源的关注度,创设出独特的档案传播与公众档 案教育生态环境。文章调查了游戏型教育模式在国内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探究国内公共文化机 构和国外档案馆的实践经验,从凝聚多方力量、提升游戏体验、实施分众教育、便捷资源获取方式 和追求娱教平衡五方面提出了推进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地方感理论强调地方固有的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能为避免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无地方性” 提供学理参考。遵循该理论,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构建了恋地与在地之间的转化互动框架,即通过红色文旅 体验活动,人们的物质性、体验性与象征性需求得以满足,进而形成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并从物质、精神、制 度、行为四个层面反哺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地方红色资源矩阵、赓续地方红色文化血脉、 强化地方相关政策供给、实现地方行动主体协同等红色档案资源在地化开发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化自信以其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刻影响了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过程。文化自信 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在价值目标、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等层面呈现出紧密的耦合关系。在文化自 信的引领下,文章提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四维框架,包括坚守为民服务的意识维度、厚植文化自 觉的方向维度、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维度和促进交流互鉴的行动维度。在这一框架下,红色档案 资源开发不仅要坚持服务人民的根本理念,积极融入思政教育,还应致力于构建专题知识库,推动 红色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交流,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 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全媒体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新要求,需要加强高质量内容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顺应技术发展 革新编研工作并关注用户信息新需求。“中央厨房”作为传统媒体应对时代发展要求转型的路径之一,对生产档案编研 全媒体成果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文章试构建档案编研“中央厨房”模式,以一体化编研流程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以总编 研协调中心对全媒体编研工作和技术支撑工作的实时调控实现高质量成果产出、促进全媒体成果传播。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北京档案》
摘要: 深入挖掘利用档案资源,打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论文立足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内涵,辨析其与档案资源的内在关联,探究档案资源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的作用。论文聚焦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开发技术三个层面构建中华文化影响力视域下的档案资源开发模式,认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发挥不同主体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档案资源的创意化、精准化、叙事化开发,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囿于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红色档案资源分散异构等限制,走向多元主体协同成为现阶 段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以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互惠共赢为本质的共生理论为优化现 阶段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主体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各省综合档案馆为例,分析多元主 体协同共生模式的演化逻辑,并从完善政策激励、构建红色档案共生体、搭建红色档案共生空间和 平衡利益分配四个方面,推进协同主体形成稳定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格局。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从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要素理论探讨出发,对以《国家记忆》栏目为代表的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实践进行 综合考察,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媒介、叙事受众以及叙事目的五个方面总结《国家记忆》栏目开发经验和存在问 题,并据此提出加强专业合作、调整内容结构等相应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人物照片档案资源蕴含丰富的隐性知识和语义信息,其深度开发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借鉴图像学的 图像类型和分析层次理论,结合当下的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出以“认人—识人—用人”为明线、“人脸特征库—人物知识 库—人物应用场景池”为暗线的人物照片档案开发新框架,以实现照片档案的要素识别、语义关联和深度利用,对于转 变照片档案开发利用的传统思维和固有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是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的新形 式,为档案资源开发模式转型提供了新契机。在梳理多元主体关系对其重新进行角 色厘定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开发与建构社会记忆的框架,包 括档案主管部门主导下的协同参与、档案开发部门引导下的开发深化、公众交流合作 推动下的知识转化和多元主体行动下的社会记忆构建四个阶段,并从主动开放数字 档案资源、协同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库、以信息技术优化开发效率和完善多元主体权利 保障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发展策略。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跨域档案资源协同开发是一项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以行动者、异质性网络、转译 为核心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协同开发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首先,明晰跨域档案资源协同 开发的现实基础,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作为底层逻辑架构;其次,识别网络中各行动者主体和 强制通行点,对转译流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赋予、成员招募和链接动员等各环节进行设计优化, 构建跨域档案资源协同开发行动者网络;最后,从机制运行角度提出跨域档案资源协同开发解决 方案。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从实践与理论维度对我国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进行双重考察,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揭示规律,探察地方 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发展脉络。文章从“开发规模—开发主体构成—社会需求—开发创新能力—开发政策体系” 五个维度阐释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实践由初步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到持续发展阶段的历史演进,认为地方特色 档案资源开发的理论向度,包括致力于对档案利用体系结构内容进行精细化阐释的目标指向;坚持域外借鉴和本土经验 相结合,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方法导向;构筑理论框架,厘定体系结构的内容方向。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南亚裔“第一天”项目依托数字平台进行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并形成了“以数字地图为方式”的档案资源 整合模式和“以协同共享为导向”的档案资源利用模式,以及循环互动的运作模式。通过对“第一天”项目特殊群体集体 记忆构建的探析,得出在开发对特殊群体档案资源时,应坚持广泛收集与数字化存储,加强协同合作与利用宣传,并注重对 隐私权的保护等问题。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给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方向。以延安红色档案文献为例,构建基于LinkML语言描述的档案文本深度语义结构,利用SPIRES算法,以生成式逻辑向大语言模型(GPT3.5turbo16k)发出提示词,递归提取档案语料中包含的深层语义内容,并将其输出为结构化档案数据。综合效果评估显示,得益于大语言模型的强大文本内容解析能力,该方案无须依赖新的训练数据即可执行档案文献内容解析与表征任务,能够初步实现零样本条件下档案资源的精细化处理和开发,从而为大语言模型赋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思路。同时,大语言模型在档案文献语义解析的精确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红色档案蕴含丰富的红色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用好红色档案也是推进档案深入利用的必要回应。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以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的双面性、功能记忆的作用与特点为切入点,弘扬红色文化在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方面的价值。同时,以载体、环境、支架要素为记忆成分阐释红色档案驱动红色文化记忆构建与传承的理论逻辑。最后,提出以丰富红色档案资源、创新红色档案表达、多主体协同联动为记忆路径传承红色文化记忆,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并将其融入各级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 会等发展规划的背景下,档案馆面临着将数字档案资源转化为合规高效的数字资产进行流通使用 的挑战。为此,档案馆需要将所保存的海量档案资源,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据化,使之 转化为数据资产,进而参与数字经济。南京市档案管理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携手,以非物质文化 遗产档案为突破口,开展档案数据资产化的试点工作,从政策背景、转化的可行性、转化实现路径, 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档案数字化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近年来,江苏档案部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创新的 思维、敏锐的触角,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大力推动档案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发,从挖掘档案 价值、讲好江苏故事,到打造富有城市特色的品牌精品、探索跨界合作,加强融合开发、尝试国际 化交融互通及利用红色档案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系统性的思政教育等,积极探索档案“编研+”模 式,体现了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传播度不断增强,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 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江苏尝试”。 (薛春刚,江苏省档案馆)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档案资源对于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助推作用。通过对国家及地方80项“十四 五”规划的内容及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我国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融合趋势初步形成、保护开发得以同 步发展、数字应用技术广泛嵌入,同时尚存资源建设深度不足、档案开放力度不足、人才梯队建设不 足、区域间有效联动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档案资源赋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具体路径,坚 持红色档案资源立体保护观念、推进档案开放利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联合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