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树立“大食物观”对于深度把握新时代国民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民食物安全,更好地满足国民食物消费需求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大食物观”这一政策背景,通过梳理其内嵌于农业观、民生观中的重要内涵与政策意义,结合中国食物供给所面临的农业资源约束、结构性短缺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以及食物消费过剩与营养失衡共存的困境,思考新时代中国食物安全保障的方向。“大食物观”所包含的中华农耕文明传统与灿烂饮食文化,对克服当前我国食物供需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推动国民食物消费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资源禀赋条件内含的潜力优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政策改革的推动,能够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保障提供动力。针对食物安全保障问题,本文结合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健康观和大市场观等视角,从供需两方面提出了新思路。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社会学研究》
摘要:作为农业社会学的经典理论流派,食物体制理论揭示了全球农业和食物体系背后复杂的权力与利益关系。在贸易纠纷、政治斗争和地缘冲突不断的当下,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农业和食物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了食物体制理论的渊源、内容及演进,讨论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研究的可能。食物体制理论有助于认识现代农业体系的构成,对发展中国海外农业体系、探索“大国小农”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完善中国内部粮食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该理论与中国经验的结合呼应了国际食物体制理论的最新研究动向,也是发展扎根本土的中国农业社会学的有益尝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深入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要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在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在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有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传统,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立,继承发扬了天下观传统,形成了食学天下观。刘广伟先生以中国人胸怀天下的视角去认识、分析人类的食事问题,以东西相融的方式提出解决人类食事问题的自主知识体系。食学研究食事,食事需要食学。通过食学研究,促成食事整全治理,可以为全球食事问题的解决,开辟出一条新路。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08
摘要: 粮稳天下安。基于全球视角,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世界政治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链条重塑的大势,研判世界粮食安全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审视国际形势与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联动的大局,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新态势,辨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内忧”与“外患”。研究表明,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进全球粮食治理体系变革,坚守“立足国内、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提升全球粮食市场掌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从顶层设计和战略维度擘画确保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努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则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中国的粮食安全概念正在向更大口径的食物安全概念扩展,但当前粮食安全处于紧平衡态势的现状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对2035年中国粮食消费量的预测,可发现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因此,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并以此来指导农业发展和食物供给体系建设。大食物观以跳出传统的“向耕地要食物”的观点、拓宽食物来源为最主要内涵,是顺应由粮食安全概念向食物安全概念扩展的重要理论创新。以大食物观推进中国的粮食安全建设,需要抓好耕地保护、种业振兴、农机装备、政策保障,推进国土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