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廷平定天山北路后,内地制钱大量流入。乾隆四十年清廷在天山北路设置宝伊局,依照内地制钱形制铸钱。为解决铜的来源与铜厂管理问题,清廷在伊犁附近开采铜矿并建设铜厂。经过清廷管理与整顿,铜厂犯人逃跑与铜矿产量下降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实际流通中常出现混用天山南路新普尔钱与天山北路制钱及私铸私销的问题。清廷意图通过统一天山南北货币形制、调换货币形制的方式解决。实际运作中清廷选择“从弛到禁”,并未引发经济社会秩序动荡。天山北路铜矿开发与铸币政策的稳定是清廷合理考量天山北路经济治理政策的结果。
[V1] | 2024-05-14 21:30:40 | PSSXiv:202405.00323V1 | 下载全文 |
1.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2.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3.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
4. 从民国初年川粤汉铁路购轨纠纷看经济民族主义实践之路 | 2025-04-22 |
5. 技术自主化与人才成长 ——粤汉铁路株韶段在技术史上的意义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