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扶贫产品标识实践在扶贫具体目标、扶贫手段集成程度、标识的标注内容和标识的法律形式等维度展现出多种类型。扶贫产品标识实践目前存在信息规制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标识类型体系建设不足、标识合规性管理不足、认证法律形式缺失、扶贫产品标识制度规模有待扩大。在乡村振兴中,有必要建立健全扶贫产品标识法律制度。立法原则为保障消费扶贫市场信息的充分性和正确性;立法内容主要包括标注管理法规、标识标注标准、认证管理法规、认证过程标准;立法实践应注重跨产品标识领域、跨地域、跨贫困治理机制的经验比较与协同;立法模式应采取央地协同的框架型立法。
[V1] | 2024-11-15 18:38:38 | PSSXiv:202411.01302V1 | 下载全文 |
1.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法经济学思考 | 2025-04-27 |
2. 公司减资董事对“通知债权人”之“注意义务”研究 | 2025-04-26 |
3. 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制度因应 | 2025-04-26 |
4. 比较法视域下我国金融定期修法制度的构建 | 2025-04-27 |
5. 社会治理变革与行政法主体理论的回应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