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教育部和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多次重修并颁布《捐资兴学褒奖条例》,1930年河北省教育厅颁布《修正河北省教育捐资兴学褒奖单行规程》,规定了捐资兴学行为的奖励方法和标准等规章内容。笔者在整理宁津地域文献时,在宁津县档案馆发现一张1930年受状人为宁津籍的捐资兴学奖状。结合现有档案资料和传世文献,对民国宁津县捐资兴学情形中的人员名单、捐资额度、捐资去向展开探讨,并得出结论:民国宁津县投资兴学塑造了社会风尚,相对稳定的政局驱动兴学之举,捐资人群具有地域性和捐资阶层的多样化,此外,民国宁津县捐资兴学还有捐资者与捐资流向的封闭性、非流动性等传统县域内的局限性。
[V1] | 2025-01-15 23:01:21 | PSSXiv:202501.01552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