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吐鲁番水磨分水案的发生,除了资源匮乏以及分配方式的原因以外,还应当从水资源的公共属性出发来进行考察。为了化解公共资源的分配难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吐鲁番地方社会运用集体协作的模式,生成了习惯法之上的地方水利秩序。这些秩序包括了公共资源分配中的先占权问题,以及空间内的区域划分规则。这些规则不仅被地方民众广泛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官府的肯定,成为官方审理水利纠纷的重要参考。地方与官方的互动与配合促使了地方水利秩序的生成。
[V1] | 2025-04-01 14:40:35 | PSSXiv:202504.00191V1 | 下载全文 |
1.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2.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3.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4.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
5. 从民国初年川粤汉铁路购轨纠纷看经济民族主义实践之路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