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美猿贬猴”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观念,特别是自唐宋王朝以降,在“党争”的催化下,猿象征君子、猴代表小人的政治隐喻遍晓士林;北宋猿猴画的发展,更使长臂猿与猕猴的形象特征及其文化寓意愈显直观;而两种动物在分布、食性和行为方面的显著不同,乃是古人对其评价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最终,政治隐喻的褒贬、图画形象的表现以及动物习性的差异,共同筑就了中国古代“美猿贬猴”的文化观念。
[V1] | 2025-04-08 09:06:33 | PSSXiv:202504.01050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
5. 从民国初年川粤汉铁路购轨纠纷看经济民族主义实践之路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