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家身份的确定通常是研究一个作家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流亡作家而言。然而,纳博科夫以反身份建构的艺术方法,在空间上努力摆脱地域与民族的羁绊,经历“边缘”与“中心”、世界与本土之间不断往复的艰难历程;在时间上反转作者的身份,从读者逆向接受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甚至以自译者的身份推进“我一我”之间的历时性对话,实现文本的逆向重构。这一切主要源自纳博科夫本人对艺术与科学两种思维层面的跨越。他以形象艺术克服抽象科学归纳和概括的局限,用科学的理性和精确来把握艺术的感性和模糊,从而释放文学文本的意义。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反身份建构不只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法,更是实现自我突破、克服“自以为是”的一种人生态度。
[V1] | 2025-04-22 22:03:44 | PSSXiv:202504.02548V1 | 下载全文 |
1. “求胜意志”的救赎:五四落潮期周作人“人学”思想转换的一种思路 | 2025-04-25 |
2. 从Evolution到“进化”——一个西方概念传入近代中国的始末 | 2025-04-25 |
3. 19世纪《曾侯日记》的三次英译:以曾纪泽“西学中源论”的外传为考察视点 | 2025-04-25 |
4. “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谈) | 2025-04-25 |
5. 记忆、想象、认同:日本汉文学的洞庭形象及意义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