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洞庭文学与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者虽然缺乏洞庭的实地经验,但仍以极高的热忱,凭借从洞庭文学中获取的记忆,结合自身的想象,去塑造洞庭形象。由于记忆媒介的历时性变化与生命体验的个体性差异,平安汉文学、五山汉文学与江户汉文学中的洞庭形象各不相同,且均与真实洞庭存在一定距离。而他们之所以对洞庭满怀热忱,是因为他们作为汉学者的身份认同需求。
[V1] | 2025-04-25 11:21:06 | PSSXiv:202504.03029V1 | 下载全文 |
1. 人工智能、文献及包罗万象认知叙事学、门门总总认知叙事学、星际叙事学与其他 | 2025-04-25 |
2. “求胜意志”的救赎:五四落潮期周作人“人学”思想转换的一种思路 | 2025-04-25 |
3. 从Evolution到“进化”——一个西方概念传入近代中国的始末 | 2025-04-25 |
4. 19世纪《曾侯日记》的三次英译:以曾纪泽“西学中源论”的外传为考察视点 | 2025-04-25 |
5. “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谈)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