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中国创意写作已经从引进阶段进入稳步推进阶段,随着“中文创意写作”二级学科的确立,创意写作势必会进一步引发中文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变革,原有的中文系本科教育中以语言学教育、文学史教育等为主的课程体系也将面临大的调整,这些变化都对创意写作教材的编写和中国特色创意写作教材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已出版的自主编写的创意写作教材入手,围绕其“编写理念是什么”“编写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未来“如何进行教材体系化建设”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当前中国高校创意写作教材大都围绕着创意写作学科本位、产学研一体化、创意写作实训体系建设这三种理念进行编写,存在着教材内容宽泛且不成体系、实践性不足、实用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在体系化建设上应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教材体系,平衡教材中的理论体系和实训方法,同时注意教学法、创意写作方法论研究,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持续进步,人文研究的数字人文范式正在向“AI人文”转型。传统的数字人文通过技术手段,成功将人文文献转化为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形式,实现了对文献的高效处理与利用。AI人文不仅是数字人文的升级版,更有望实现AI4R(AIforresearch),推进人文信息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知识生产的潜能。生成式AI实现了人类经验的向量化,通过模式识别、信息重组、预测推断和语言生成技术等,具有了辅助参与知识体系建构、提供趋势预测和决策参考的重要功能。不过,目前AI人文的基本方式还是人机交互辅助生成,仍是“需要人的AI”,人依然处于中心性、支配性和主导性地位。同时,“拥有AI的人文”也亟待应对算法黑箱、算法偏见、AI幻觉,以及可能的AI自我意识的觉醒等问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8-22 合作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4-07-18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思想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条件和渊源。习近平大历史观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想,在其来源上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习近平大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等蕴含的整体性思想、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能割断历史”的整体性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方法;在中国传统史学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历史文化十分推崇,经常引用其中的经典名句,习近平大历史观充分吸收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中国传统史学中的通变思想和以人为本等整体性思想;在国外历史文化领域,习近平在讲话中回忆到读过许多国外历史文化书籍,这些书籍中的用“大历史”分析问题、世界历史下多彩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赋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的整体性思想也成为习近平大历史观思想文化渊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福柯的政治行动及其思想构建产生了一定影响。“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口号促使福柯走出历史话语研究、积极介入现实,由此展开以“监狱信息小组”为主导的监狱调查。作为监狱调查的学术总结,《规训与惩罚》背后的中国启示值得关注。然而,福柯的监狱调查以“传递声音”为核心,而非“改造监狱”,这与毛泽东调查的革命实践导向有着本质差异。“监狱信息小组”时期的福柯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接受,更多是思想上的共鸣,这种“六经注我”的化用使他未能充分把握其内在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在“毛泽东-福柯”之间,“调查—知识生产”的观点实现了某种视域融合,但是以福柯为代表的“1968年一代”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相关误区,也需严肃指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7-18
摘要:《易占》是海昏侯漢墓出土簡牘文獻中的一種,簡文以重卦爲單位,記述了每卦名稱、內涵、方位、數等等,落腳點是時令上的吉與凶。凶時令中除了以“某月某月”(相鄰兩月)表述之外,還有“禾時”“啟鞫時”“蠶時”“耕時”四個名稱。綜合考慮《易占》簡的整體結構和四個名稱本身含義,可知“禾時”即收穫的時節,指八月和九月;“啟鞫時”即對重大刑事案件集中審議、奏報並處刑的時節,指十一月和十二月;“蠶時”即養蠶繅絲的時節,指三月和四月;“耕時”即春耕時節,指二月和三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汉高帝朝东宫是关乎汉家制度存续的核心建制,既体现了帝室吸纳周秦故事的传承理念,也展示出对儒学礼制的包容态度。 汉高帝因利乘便设置太子及其从臣职能,东宫礼制因而呈现出“便宜”的特征,儒术因以礼学之长为高帝所用。 儒生受命教谕东宫后,将“宜适”之礼引入帝室。 与高帝杀伐果决不同,东宫展示出汉家政制温和的一面。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在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工智能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覆盖性影响。它作为某种技术性“实在”,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界域,实现了“人的延伸”,渐渐进入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领域。在文学创作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被用作辅助工具,其自动创作能力,既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灵感和素材,也引发了关于文学作品的原创性是否可以被替代、被复制的讨论,背后关联的则是文艺创作者的主体性如何自证、其传统的合法性又如何遭遇危机等问题。在文学批评领域,人工智能的运用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计算分析,对传统的文学批评工作方式构成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一线的文学工作从业者,置身于轰隆而来的数字时代高速列车上,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可能可谓是切身的,而与之相伴随的新挑战又可谓是凌厉的。上述新现象和新问题构成本次论坛研讨的基点,期冀能在共享的问题情境中碰撞出新鲜的思维火花,耕耘出一片新的思想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