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主体性、公共性、人类性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中人与价值关系的具体显现,三者共同构成人与价值关系的辩证统一整体。人与价值关系的主体性主要侧重发挥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将人作为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使人在同世界的交往活动中具有了价值主体的优先性地位。人与价值关系的公共性重点解决主体间的价值冲突问题,立足于人同社会的整体性观点,使个人利益上升为同社会利益协调统一的人民整体利益。由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只有顺应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入到人与价值关系的人类性之中,才能在全人类命运与共的意义上,让每个人充分享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以期真正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使人类共同走向未来。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在清代前中期,君主巡幸作为重要的政治权力运作过程和国家治理模式,对于推进和实现国家整合具有重要作用。从国家整合的空间维度来看,君主巡幸有助于以武备军威保障边疆安定、以怀柔策略抚绥藩属贵族、以兴边安民强化国家认同,从而实现边疆整合。从国家整合的观念维度来看,巡幸展现了君主对于“法明崇满”与“尊崇黄教”理念的一体推进,有利于促进文化整合。从国家整合的结构维度来看,在巡幸过程中,君主运用笼络震慑士人群体消减抗争心理、奖励规训商人群体弥合政商张力、体恤嘉惠农民群体缓解民生困苦等举措不断推进社会整合。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唤醒性存在形态”,将其“工作性存在形态”发挥到极致,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创造其“专业性存在形态”“学科性存在形态”,创新性地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殿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的质量,需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境性方法论原则、学术性方法论原则、学理性方法论原则以及学究性方法论原则。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学术殿堂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和学科价值。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行政与法》
摘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社会结构,更为现代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显示了深远的影响力和持续的适应性。其中,“调均贫富”从简单的“均平”思想演化到现代经济政策中的财富均衡措施,展示了传统“公平”“正义”观念在现代社会缓解贫富差异的应用。“以文化人”从立足教育普及培养人民基本文化素质到新时代文化共享观注重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突出了文化在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推动社会整合中的核心作用。“礼用贵和”从强调和谐共存来维护社会秩序到新时代社会治理观则融入现代法治和科技手段,揭示了传统社会和谐原则与现代法治及管理机制的结合。通过对共同富裕传统根基和文化渊源的探索,不仅为现代社会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在实际应用中为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支撑,有助于更好地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新征程上,应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理论、政策体系,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在当代道德哲学中,决定论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作为一种道德理论,决定论主张人没有自由意志,也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它不仅在经验、形而上学和行为解释三个层面对人的自由构成了威胁,还在间接和直接两个层面对道德责任发起了挑战。从道德哲学的观点看,决定论对道德责任的否定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后果:它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自我认知,还破坏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更全面摧毁了人们的道德生活。决定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怀疑论,在理论上违反人们的道德直觉,在实践上动摇人的生存根基,因而是不合理的道德理论。我们应明确地反对决定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5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 荀子政治哲学的解释传统中存在“礼义之统”与“礼乐之统”两种解释原则的范式冲突。 对此两种原则应作何选择,既需要放在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传统的思想格局中审视荀子对此文化传统实现了怎样的继承与发展,亦取决于荀子对“礼”“乐”关系到底持何种态度的判断。 荀子政治哲学的宗旨非“礼义之统”说所能概括,因为从对礼义《诗》《书》的具体态度看,荀子的真正态度并不是推尊礼义而贬抑《诗》《书》;从荀子对周文传统的继承态度看,作为言说六经之简化形式的《诗》《书》《礼》《乐》能代表荀子心目中的周文传统的基本内容。 由荀子论乐与礼具有“情”与“理”的本质不同、“合同”与“别异”的功能不同以及治人心问题上的“穷本极变”与“著诚去伪”的作用不同,可见“礼”“乐”在本质和功能上存在不可通约的本质差异。 故相较于“礼义之统”,“礼乐之统”能在整体上更好地涵括荀子礼治与乐治的全部思想。 依“礼乐之统”解释原则,可以判定荀子政治哲学的基本性格为礼乐政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高清海先生的“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概念,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具体阐释了“类”或人的“类本性”,而且充分体现出高清海类哲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高深的思想境界。高清海先生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出发来理解和阐发人的“类本性”,进而把人与外部世界、人与自然理解为一个“类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的实现有赖于人性之丰富完善,有赖于人的存在境界之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使命”也在于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高尚的一体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概念的深刻内涵与高深境界,对于我们整体性地把握高清海类哲学思想至为关键,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5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根植于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了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阶段。我国已有的传统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准备了物质基础,而在这种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换需要也呼唤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其带来的文化上的解放以形成双向互动。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则,既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又立足当下,通过对文化建设中的主客体关系、文化建设内部的系统性结构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规律的分析和把握,探索了文化解放的现实路径。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形而上学者的理论旨趣是构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思格斯之所以批判蒲鲁东、杜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理论都具有形而上学性。蒲鲁东沉溺于追求经济学中的“不变规律”和“永恒原理”,杜林迷恋于制造“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建立“永恒正义的王国”,费尔巴哈执着于阐释适合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具有重要启示。为了构建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思想方法上破除"永恒原理"情结、“一般规律”情结以及“抽象范畴"情结,还要在研究方法上拒斥“先验主义”的方法、“还原”的方法以及从“抽象的人”出发的方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27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第十七章教学中,讲深讲透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途径是重点难点。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理路,教学中要深刻阐明大党独有难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面讲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大党独有难题”这一重要理论命题,深刻体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5-28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王阳明通过辨析心学与禅学的差异,以及阐述他在王霸之辩、三代之治等问题上的理解,展示了阳明心学即内圣即外王的政治哲学性格。王阳明从天理、人情两个维度论证了良知是天理人情合一的,以此奠定了王阳明政治哲学的情感特质,即从情感的角度思考政治行动的规范性问题,并通过以“情”入“理”完成了良知作为规范性来源的思想建构。王阳明通过整合孟子思想与《大学》思想,阐释了良知对好恶行为进行是非判断的规范性机制,并根据《中庸》已发未发问题的论述,构建了以中和感应为根本内容的情感自身原理,进而论证了一种由情感所激发的无偏倚的规范性理想,即致良知。质言之,王阳明的政治哲学是一种追求由情感激发的无偏倚的规范性理想的情感政治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的“类哲学”创想。“类哲学”可以视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必须把握住“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人性主题、现实主题与生命主题。高清海先生自1990年开始重点关注与研究“人”的问题,把“人”作为哲学的主题,实现了哲学观念的变革,也开启了“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人性主题也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创想“类哲学”的哲学主题。市场经济研究把“人”的哲学主题创造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提供了一个时代性的现实主题。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与思想建构是围绕着人的“类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展开的,是在人类走向“类时代”的语境中思考与表达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未来哲学问题。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也应当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与思想创造的哲学基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资本的扩张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使网络文化沦为被资本宰制的一种经济产业。网络文化风险不断凸显出来,其现实表征为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削弱主流文化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解构国家文化主权、泛娱乐主义遮蔽网络文化价值传递等。资本逻辑冲击所带来的网络文化风险不仅在于它影响了网络文化发展的总体价值导向,也让看似“中立”的数字技术沦为资本增殖的“帮凶”,致使网络文化沦为资本和技术双重宰制下的附属品。因此,网络文化风险治理实质上是为其内蕴的资本逻辑、文化逻辑、技术逻辑三者之间的博弈提供了调试空间,网络文化风险治理的实现必然要在三种逻辑之间找到交汇与平衡点。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涵盖多维要素的复杂社会系统,基于系统思维探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推动高校科学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题中之义。在系统思维研究范式中发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奠基性、靶向性、全局性、开放性特征。在奠基性思考层面,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经验借鉴等为指导,系统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生成、历史生成与现实生成。在靶向性目标层面,以系统存量、变量、增量的三维贯通为基础,构建以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为核心要素的目标体系。在全局性谋划层面,以管理机制、教学机制、反馈机制为着力点,在各子系统稳序运行的基础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融入。在开放性交互层面,遵循系统熵增减的客观规律,以数字化教学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的交流交互交融,推进系统整体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为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提供了重要契机。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主要存在两大困境:一是服务过程中的政社关系失衡导致组织自身缺乏独立的行动能力;二是社会组织公信力下降导致组织无法发挥应有的公共服务职能。而社会企业家在推动社会组织可持续运作过程中的营利性思维与公共服务思维恰好突破了组织的资源依赖和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桎梏,从而很好地回应了政社关系失衡以及组织公信力低下的困境。研究通过对我国东北部S市由社会企业家参与运作的五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经验观察后发现:“社会”企业家参与社会工作机构突破既有困境的关键在于其采取的三大“社会性”经营策略:一是在推动社工机构合法化经营过程中的政社关系经营,并在此过程中促成政社互信维持;二是围绕服务对象进行项目化经营,实现服务拓展和治理效能;三是服务效益从案主个人延伸到整体社会进步的服务效益经营,实现了专业服务效益的社会性扩展。而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组织发展内卷化、新的社会服务需求与治理体系创新驱动,以及社工机构与“社会”企业家社会性的价值共生是社会性经营的形成机制。“社会”企业家的社会性经营策略为社会工作机构的持续性运作创造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