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易安词对韩韵文多有沿用,或夺胎借意,或套写其艳情主题模式,表现出对文人词写作惯例的遵从与利用。由于写作惯例的遮蔽,其词中的抒情自我不甚分明,需要仔细辨析:一方面,将易安词简单地当作“自传体”的做法,是对沿用与惯例性表达的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易安词中除了显见的自我书写,还有隐蔽于创作沿用的自我表达,通过夺胎换骨、艳笔雅化、视角掌控等路径曲折地实现,流露出李清照的审美个性和表达自我的积极态度。曲折的自我表达体现了李清照的文体认知和表达策略,折射出词体在抒情与社会功能方面的独特性,及其维系的文体传统与新变之间的平衡。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视听系统的关键是创新跨媒介叙事的互文机制。聚焦抖音平台苏轼诗词的跨媒介叙事实践,借助“文本一话语一文化”的互文性分析框架,对抖音平台2150条苏轼诗词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文本层面,短视频“重置”了高传播力的苏轼诗词篇目,并以人生故事叙述、诗词赏析、诗词唱诵等方式呈现诗词的内容;在话语层面,社交短视频平台形成了“温暖现实主义”叙事、现代爱情悲剧叙事、互联网“模因”的“破圈叙事”等三类叙事话语;在文化层面,社交媒介不仅在具体文本中将文学经典编入短视频,而且将其与当下加速社会下当代人的生活世界相勾连,形成了连接“传统”文学经典与“现代”生活世界的双重跨媒介互文叙事策略。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韵文学刊》
摘要:柳永《乐章集》载录了二十余种大曲衍生词调,或从大曲直接摘遍,或以大曲的音乐材料为基础进行不同程度的衍制。促生词调的同时,大曲也影响词调的音乐结构和声情表达。作为北宋新词调的渊薮,《乐章集》保存了不少大曲衍生词调的音乐信息,揭示了从大曲到词调这一重要的词调创新途径。虽然该途径可追溯至唐代,在北宋时期却别具意义,因为彼时大曲趋于衰落与分化而词体蓬勃发展。词调与大曲的关系折射出不同文艺形式的交叉及其带来的文体现象。一方面,对于词调的品类丰富与体类确立,大曲的入渗是不可忽视的驱动力;另一方面,词体也反渗于大曲,形成词曲之间相生相成的文体发展链条。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基于洪堡的思想,大学科研具有自由、人性和国家的价值,修养是大学科研具备多重价值的桥梁与中介。 其中,修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这要求大学科研发展自由并将自由视为自身的内在属性与价值追求;修养是关于人性的修养或以人性为作用对象的修养,这要求大学科研关注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并推动大学科研作用于人性修养的过程与方式;修养有助于国家的内生性发展,这要求大学科研关注和服务于国家进步,并争取获得国家力量的理解、支持与保障。 进一步促进大学科研价值的实现,应当重视洪堡大学科研“思想原型”的指导意义。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具有高度人工智能特点的新成果,ChatGPT自面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其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生成性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辅助的同时,也产生了科研诚信的隐忧。ChatGPT在辅助科研中存在的诚信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失真的风险、剽窃侵权的风险、科研失德的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就必须对ChatGPT的应用进行伦理治理。ChatGPT使用应当遵守公开知情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共同责任原则。唯有强化研究者的道德自觉,建立ChatGPT伦理审查机制,构建ChatGPT科研诚信伦理控制体系,才能确保ChatGPT在科研辅助中满足科研诚信要求、具备道德正当性。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以来,传统乡村观念面临变革与新生,罗伟章的创作感应时代变化,在山村记忆复写中融入个体精神分析与形而上哲学思辨,提供了新乡土叙事的典型样本。由《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合成的“尘世三部曲”关注新时代新乡村经验,引入超乡土元素与先锋表达,超越了“乡土文学”二元对立的启蒙主义模式,打破了既往“底层文学”的标签。一方面,作者将书写重心放在乡村日常生活经验,以“植物特性”的虚构联通个体经历、民族传统与人类集体经验,由写实性的村庄叙事拓展到民族寓言式的书写;另一方面,作者在乡村书写中秉持情景交融的情物论与万物有灵的泛神论,坚持生命平等观,建构了生命感丰盈的叙事系统。由此,他在乡村地域想象与民族寓言之间开辟了新的心灵路径。
分类: 哲学 >> 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伯林特继承了杜威学科反思的精神,将其“改造哲学”的事业延续到了美学中,不仅深入地批判了以“无功利”为特征的传统美学,而且以身体的综合感知重构审美经验,建构了以身体为中心的审美经验理论,从而赋予审美经验身体化与整体性的特质。其次,伯林特坚持了杜威实用主义以“经验”概念统合主客分裂的思想理路,积极吸收了杜威“经验”概念中的两个突出特征——“能动性”与“情境化”,使之成为丰富其环境审美经验论内涵,增强其合理性的重要特质。最后,伯林特将杜威的“连续性”思想深刻地融贯到自己的审美思考中,连续性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促使其思考审美参与理论的连续性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一种兼容并包的普遍性美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8-3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危机,道家思想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救治社会弊病之良方,玻尔、李约瑟、普利戈金、卡普拉、荣格、马斯洛等人将其应用于心理学、物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谱写了中西文化互补、互融、互鉴的新篇章。这一文化现象启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式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既要对先贤智慧存有敬畏之心,又要根据时代精神对其进行扬弃、诠释、转化和创新;既要对经典深入研究,也要对其智慧加以应用;既要注重文化自信,又要注重中西文明互鉴,拓展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和向度,更有力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过去,“素人之书”主要以店招的形式遍布街头巷尾,“娟娟发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如今,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蓬勃发展,印刷字体正在逐渐占领原本属于“素人之书”的展示空间,成为数字时代文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汉字印刷字体种类繁多,继承20世纪美术字制作以故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古代经典法书中撷取原型者有之,另辟蹊径,借鉴时下各种“不规整有意趣”的“素人之书”者亦有之。在数码印刷这一新兴的机械复制方式所塑造的视觉语境下,传统汉字—书法审美中雅与俗、古与今的分野日渐消解。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人权》
摘要:人权不仅是展现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要点,也是面向现实的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人权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密不可分,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却揭示了,对个体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实践性与历史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哈贝马斯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分别对实践性和历史性作出了考察:费希特把对象性思维融贯在了自我认同中,他揭示出了个体的实践性,却忽略了个体的现实要素;黑格尔在同一性思维下阐释了自我认同,他从历史性维度考察了个体,却让理性法则统治了现实。最终,哈贝马斯通过批判主体性哲学的桎梏,从交往理论重构了现代个体自我认同的过程,他不仅调和了自我认同中实践性与历史性的分歧,也阐释了人权蕴含着的主体间性内核。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诚”是中国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的重要范畴。有宋以降,周敦颐融合儒道佛,完成了“诚”思想的本体论理论建构。周敦颐以一“诚”贯通天人,既在宇宙本体上立“诚”之“天极”,又在心性本体上立“诚”之“人极”,同时发明“诚”之工夫的进路,为千年儒学“破暗”张本。他将“诚”的品格之光映照于宇宙和社会、人生,以诗文传达了“善”“清”“乐”“拙”的精神旨趣,印证了“胸怀洒落”“光风霁月”的向上、向善的高尚人格;将“诚”落实于文,提出“文以载道”,展示了诗文“优柔平中”的艺术风格,见证了唐诗的激情洋溢转向宋文“理趣”“风雅”的新变历程。周敦颐的“诚”思想对于美好人格的涵养与平和安顺理想社会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