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铺展与路径设计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赋能农村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生成。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可以培养出适应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也面临着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人才流失、教育内容适配性不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未来路径。

  • 高成长企业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以江苏省为例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基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通过链锁网络模型构建城市间的企业网络,从企业布局、网络指数、空间关联层面,分析2018一2020年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首先,江苏省高成长企业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性,苏州和南京汇聚了超七成的总部,而分支分布于全国各大城市群且偏好省会城市。2018一2020年南京的总部数量涨势迅猛而苏州的增速放缓,苏北的总部经济崛起;企业分支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城市拓展。其次,江苏省各城市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层级梯度分异,苏州和南京稳居第一、二位,两者差距缩小。2018一2020年苏州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呈倒U形发展;南京保持稳健涨势,城市首位度提升;镇江和盐城则断崖式下跌;疫情后江苏省省内差距增大,瞪羚企业受疫情冲击最大,而(培育)独角兽企业迎来新发展;贡献度最高的产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最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呈现加密和拓展格局,由单核向双核、由沿海向内陆发展。但省内的网络关联较为稀疏且由南向北递减,全域一体化有待深化。针对此,研究从优化企业布局、统筹区域发展、加强省内联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保存原生性数字文化遗产:电子游戏研究中计算方法的应用及挑战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瑞士Confoederatio Ludens(CHLudens)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通过跨学科方法探索了1968年至2000年瑞士的电子游戏文化。项目通过应用计算方法,如视觉语料库的远读、关键源代码分析以及元数据建模等,揭示了瑞士电子游戏历史中一些曾被忽视的方面,例如全球游戏趋势的地方化适应以及瑞士开发者独特的技术实践。此外,该项目展示了地方性和区域历史的概念如何对数字人文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挑战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主导叙事。基于初步研究结果,文章讨论了这两个领域交叉点所产生的方法论挑战与机遇,并强调了保存、计算分析和地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该项目凸显了跨学科方法的价值,即将原生性数字文化遗产不仅视为技术对象,更视为嵌入文化的历史资料来源。

  • 多维度视角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基于多维度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协调发展,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和双变量Local Moran's Ii,分析2006—2020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时空特征,并考虑空间因素,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区域一体化和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空间格局相对稳定,总体上呈从省会城市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南通、无锡和宁波的区域一体化水平和碳排放相对较高。②区域一体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波动减弱,区域一体化与相邻市碳排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波动上升。长三角地区各市区域一体化和相邻市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较为稳定。③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发展一体化结构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同时,空间一体化、要素一体化、人均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例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单位GDP能耗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