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韩君庸墓志》《韩纬墓志》记载了辽代安次韩氏家族韩君庸、韩纬父子的家世、仕宦、婚姻等信息,其中有关丁忧、任官回避尤其是科举入仕等史料,对于深入探究辽朝选官、职官管理制度及辽朝后期汉人世家大族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价值。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金代,朝廷自上而下授予官员或者行省等地方机构便宜权。便宜权授予多集中在军事领域,此外在行政、经济、司法、交聘等方面也有便宜权。便宜权授予群体主要是女真人和汉人。金代便宜权的变化与政局演变紧密相关。金前期,金中央有效掌控便宜权,便利官员和地方及时处理军政事务,在控制地方权势的同时维护中央权威;金后期,地方便宜权滥授,权势膨胀,威胁中央权威,金朝国势走向衰微。便宜权的演变揭示出金朝中央权威与地方权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变推动着国人的情绪样貌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情与爱”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上升为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参数,尤其对女性解放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借助文学女性笔下的“花之喻”便可豹窥中国近现代女性的情感嬗变。以秋瑾、徐自华、吕碧城、张默君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女性偏爱梅花,她们的咏梅诗既继承了传统文人借花比德的精神传统,也展露出近代知识女性各具风采的情感特征。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承载着现代爱情意蕴的玫瑰取代传统梅花成为新文学女性热烈情感和自由追求的载体。但是,源自西方的爱情玫瑰舶来本土之后却发生了有趣的形变,由“夜莺玫瑰”转变成“杜鹃玫瑰”并在玫瑰的颜色上有了红白之分,由此透露出新文学女性情感嬗变中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状态。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6-17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经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洗礼,成为五四精神的象征,《娜拉》的舞 台演出即是五四精神向社会传导的过程。1920年代,承载着个性解放思想和新兴话剧样式双重内涵的«娜拉» 演出,从案头到舞台、从学校到社会、从禁演到公演、从女扮男装到男扮女装、从同性登台到男女合演,经历了曲 折而繁难的过程,而在观演之间更是激发了有关中国观众配不配看新剧、易卜生是否适合中国、娜拉该不该出走 等问题的论争。由1920年代的四种《娜拉》演出,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视五四精神向社会传导的路径及效果,进而 重审五四精神的丰富性和启蒙的限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藉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分类: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性突破与日常化普及,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热度不断提升。作为科幻作家的陈楸帆并非致力于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及其威胁性的形象化演绎与隐喻性诠释,而是在人性正负两个层面探究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类到底应该何去何从。科幻小说集《人生算法》以奇幻诡谲的想象与缜密严谨的逻辑思辨与读者展开关于人工智能的多维对话。区别于人工智能专家将关注焦点放置在如何不断升级人工智能的数据算法使其最大限度地趋向于人,陈楸帆则更致力于在极端化场景与人文性关怀中追问人工智能的可能与限度。《人生算法》系列科幻创作不仅以形象化的方式演绎科学的未来图景和哲学的逻辑思辨,而且从文学独有的视域展开对人工智能的全方位考辨,借助文学语言的特有张力切入未来的可能与不可能、现实的真实与非真实,通过逻辑的必然展开与偶然断裂诠释生命的自由选择与终极追问,在时间空间化与空间时间化的多维呈现中重新定位人类的此岸与彼岸,最终在情感激活与理性重铸的呼唤中探索人类在科学异化面前的自我救赎之路。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在数字时代的媒介实践范式下新消费缘何产生消费实践规则如何重构等成为核心议题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深度媒介化社会凸显的媒介可供性推动了媒介化消费的生成与之相对的媒介可操作性重塑了媒介化消费的实践规则媒介化消费实践规则的重塑基 于数字媒介构建的新情境$消费者通过可操作性介入情境并进行 驯化博弈在人本主义立场下消费者或可在驯化的基础上根据反驯化的成因,效果等因素充分利用数字媒介的可操作性(能动地重新驯化媒介技术从被动到主动接受媒介建构的逻辑争夺人与技术关系中的主动权正视驯化拒斥反驯化审思去驯化进行再驯化,从而突破媒介化消费情境的迷局使技术与消费更好地服务于人本身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辽代捺钵营地是皇帝及其随行人员居住、处理政事、祭祀以及外交等的活动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不仅充分地体现了辽朝对中原政治模式的继承,也凸显了辽朝特殊的条件特色。通过对捺体营地史料进行梳理,在基本明确其建置的同时,可进一步讨论辽朝是如何同周边政权进行交流往来的。从中可以看到农牧二元政治文化在边疆治理、王朝统治和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反映了作为高度杂中原政治和北方游牧传统的辽朝政治文化特征。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价值论,以英美文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学属于世界各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西方现当代文学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下的产物,也是当下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输出并导致非西方国家文化安全隐患的主渠道之一,前苏联和中东北非的“颜色革命”即为明证。鉴于此,西方文学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批评道路,只有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导向作用,才能在中西文学交流中,既受益于西方文学,又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