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基于中国2011-2020 年31 个省份的数据,文章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并加入交互项验证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调节作用。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金融风险,其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发挥着主要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低分位数上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更大,且随着信贷风险的提高而减弱;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不同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影响差异显著。进一步调节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之间,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即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政府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监管层监管重点、商业银行风险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构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够综合刻画碳金融市场的风险状态,帮助市场参与者前瞻性评估碳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水平。本文将GARCH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基于MS-AR模型识别碳金融市场风险,并应用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力指数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总体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并在疫情前后差异较大;疫情前压力指数表现为趋势性增长态势且周期较为稳定,疫情后压力指数波动加剧且周期显著缩短。MS(2)-AR(2)模型显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波动存在高低压力两种状态,状态内持续性强,状态间转换概率低。与其他模型相比,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未来64个交易日内压力指数呈现出向下波动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升ESG表现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高科技企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提高企业市场价值、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以及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三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研究结果从数字技术创新视角为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进而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1年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对于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改善资源错配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较好、人口规模较大、加入城市群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的组别城市中,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可以显著提升地理邻近城市和经济相近城市的产业链韧性。切实把握市场一体化与产业链韧性的内在逻辑,可以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以提升产业链韧性,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形式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根据最新的双边服务贸易数字化数据,选取中国与44个国家2007—2018年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可知,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抑制出口隐含碳排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为特征的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衍生出多种新型就业形态,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机理基础上,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21年颁布的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构建了产业数字化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出2011~2020年中国各地区产业数字化水平,构建固定效应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从省际层面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提高了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在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正向调节了产业数字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减弱了产业数字化对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正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地区外包水平会强化产业数字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提升全社会劳动力数字技能水平、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提高FDI和外包质量,发挥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升级优化效应,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目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抓住“数字经济”的契机,推动地区绿色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全方位绿色转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将其与地区绿色发展数据相结合,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机制分析揭示: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间接路径推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具有空间外溢效应,但对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从数字经济不同维度的分析来看,各维度均对地区绿色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从地区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非资源型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推动地区绿色发展;而资源型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则对地区绿色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企业跨地区融合机制,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因地制宜实施地区差异化发展战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结合数字普惠金融与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基本理论,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16市相关经济发展指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的效应进行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促进了安徽省城乡间的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减贫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高乡村居民金融素养,早日实现安徽省城乡共同富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以新《环保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17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绿色专利被引用数量,探究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成长期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降低,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提升微观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提出适当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实施差异化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创新等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以欧盟碳排放期货市场发展的第四阶段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25日至2023年8月24日共670组样本数据,通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欧盟EUA碳期货市场的 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UA期货和EUA现货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和长期协整关系。此外,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EUA期货市场价格变化对现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特别是在价格发现功能方面,其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和反映市场的价格走势。最后,根据结论,本文结合我国碳期货市场发展实际,为稳定我国碳价格,健全碳金融体系,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数字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碳生产率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用模型、空间面板模型、门槛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碳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2)研发强度和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传导机制中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3)数字经济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4)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消费结构水平的不同而存在门槛效应,两者间的关系会随着消费结构水平高低变动而发生变化。研究结论可为精准评估数字经济的减排效应、加速释放数字经济时代的碳生产潜力、统筹制定差异化的数字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43个国家2005—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GMM)实证研究数字服务出口能否提高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结果发现:数字服务出口显著助推全球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服务出口可以通过“研发效应”和“结构效应”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由于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大,全球价值链攀升效应大于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金融保险和视听文娱部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中国应夯实数字服务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数字服务贸易,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独立性是影响监事会监督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0一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监事会经济独立性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监事会经济独立性显著抑制了财务重述;基于股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监事会持股、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中,监事会经济独立性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监事会经济独立性有助于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研究丰富了监事会治理文献,为中国监事会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思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行业锦标赛激励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值得关注。文章选择2009一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检验。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行业锦标赛激励强度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经理人市场有效程度较高、CEO过度自信以及CEO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而产权性质削弱了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行业锦标赛激励增强了投资意愿、提高了研发支出,以上构成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业绩。文章以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明晰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情境特征和作用机制,为新兴资本市场行业锦标赛激励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ESG表现能否应用于识别商誉减值值得关注。本文以 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ESG表现与商眷减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商减值越少,这意味着企业的ESG 表现具有商誉减值识别的作用;(2)良好的ESG表现可以视作企业未来业绩乐观、经营风险较小的积极信号,从而预示着较低的商誉减值;(3)在非国有产权性质、机构持股较少、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4)ESG评级分歧会削弱企业ESG 表现与商誉减值间的负向关系。本文基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视角将企业ESG表现与商誉减值联系起来,为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了非财务维度的有益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设分所对中国审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以 2008-2021 年间中国资本市场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对审计质量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区分事务所类型和分析师关注度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和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设分所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定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设分所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审计市场的积极效应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为优化和完善中国审计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2011一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组成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二者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绩效,但也受到城市资源票赋、地理位置差异以及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人口流动提升碳排放绩效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发展水平越高,人口流动对碳排放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研究结论,从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数字经济低碳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碳排放绩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经济赋能商贸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流通效率和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一2020年我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位于中西部地区、与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表现得更明显;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阶梯式下降态势;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根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大数据平台,破除数据壁垒,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流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技术性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提升市场效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提要]本文构建多个样本,结合资产视角分析我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阶层流动性及其向上流动的约束。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阶层流动水平趋势向好,有近半概率实现向上流动,相对流动水平与绝对流动水平不断提高,在长期中可以获得更高的财富地位;居民家庭收入的阶层流动水平整体高于家庭资产的阶层流动水平,可见居民家庭在收入中有更大的可能实现阶层跨越。此外,低收入居民家庭相对流动水平良好,这有效支撑其流动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然而外部优势资源的欠缺使得该群体难以获得更高的财富地位;降低区域间经济资源与教育水平差异是推动低收入居民家庭实现大幅度阶层上升的关键。本文认为,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居民家庭阶层流动水平、缩减社会收入与财富差距需要积极推动区域间公共资源分配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