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摘要]利用我国东中西部三省1016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包括7个维度29个指标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检验结果显示,理论预设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物质生活、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是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应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促进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参与。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以“元身份”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可以获悉社会共同体重构的规律性认识。在近代中国,伴随着“重塑国民”的元身份变革,社会共同体进入了反反复复的解构和重构过程。在“国民”身份重塑中,各种复杂的力量围绕着不同的元身份展开激烈的争夺,社会共同体的不同层次(政治共同体、法律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产生了分化和对立。社会共同体的重构不可能脱离对个体存在意义的基本界定,现代国家加强共同体建设,必然需要型塑个体的元身份及其意义内涵,从而构建元身份所结构的共同体形态。只有当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围绕着元身份产生一种共享的意义结构之后,统一的社会共同体才有可能实现。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在当前就业环境下,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从结构失衡视角看,大学生“慢就业”受到教育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信息结构以及价值观结构等多方失衡的影响。结构失衡亟待调试,通过完善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改进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就业信息壁垒以及引导形成正确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缩短就业等待时间,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分类: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反贫困发展持续性推进的难点与重点,与深度贫困地区存在大范围的重叠与交合,长期处于“返贫怪圈”的作用之中,相关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的内在逻辑需进一步厘清:在理论层面,应在充分认识其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规模性返贫与原生贫困的差异性,更新贫困测量路径和返贫要素甄别方式;在制度层面,保持当下制度优势,同时继续克服行政体系的科层制弊端,增强其可持续性和准确性;在技术层面,运用“数字化治理”手段替代“数目字管理”,建立阶段性动态调整机制和多层次监测渠道。由此,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及技术逻辑构成建立防止规模性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的三角形循环实践模型,三者互为依托,以理论支撑制度、以制度规范技术、以技术回馈理论,为巩固脱贫成果构建良性循环。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典型案例解剖,探析中西部地区村干部接班人的类型及他们的经济社会特征。研究发现,中西部人口流出农村地区,仍有一部分“中坚农民”成为村干部的有效接班人。通过分析当下村干部的主体及其接班人——“中坚农民”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及其经济社会属性指出“中坚农民”能够坚守在村庄、愿意作为村庄公共事务的“当家人”的原因,从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了解中西部农村地区村干部接班人的现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迁对老年照料体系的挑战,对照料老年人的家庭给予支持成为长期照护制度中的新路径。我国老年人家庭照料支持体系处于探索阶段,兼具普惠性与兜底性的英国非正式照料者支持政策具有借鉴意义。英国的照料者战略在推进照料者价值认可、落实照料者权益保障和完善照料者支持政策体系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由经济支持、就业支持、服务支持为主要内容的照料者支持体系,在老年照护政策上实现了从单一的个人福利视角向系统的家庭福利视角的转变。我国可通过舆论引领和法治建设加强照料者价值认可和权益保障;通过引入照料者支持视角并界定政府职责来完善老年照护政策体系;通过完善协同合作、共建共治的家庭养老支持格局来保障充足且优质的照护和支持服务供给;通过发展养老顾问制度和搜集照料者信息来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政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