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林森是海南地域文学和“新南方写作”的重要代表,以海洋为主题,创作一系列备受好评的作品,延续了一直以来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注。作品基于现实,运用想象和象征,描写海洋、海岛、海岸,刻画大海与人类的缠绕关系,追溯历史,也叩问未来,进而思考转型时期海洋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进一步建构新的海洋诗学空间,使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处在边缘意义的海洋、海岛获得蓬勃的文学生命力,丰富中国当代写作的版图。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史记》的“世家”有正体与变体之别,《赵世家》为其“正体”。它以四君的“四梦”连缀赵氏及赵国的命运,在叙史中展现赵国的卜筮文化,具有文学的表现风格;所叙公孙臼杵与程婴救赵氏孤儿赵武灵王胡服易俗、触龙说赵太后爱子之事,彰显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及以忠信为本的文化;与《赵世家》相应,《史记》里赵国其他的人与事,让人看到了赵国善辩、好道义气节的风习,司马迁文史相融的笔法也在其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韵文学刊》
摘要:袁枚对“天籁”进行了新的阐释,将其运用到诗学话语体系中,即形成袁枚的“天籁”诗学观。其“天籁”有向性情转变之趋势,无题诗相应成为袁枚“天籁”诗学观的最佳载体。袁枚无题诗中的“天籁”诗学观有三个维度:其一为生命,天籁走向性情实则受袁枚生命过程的牵动,从早年发“天籁”开始,到中年的“天籁”与“性情”相结合,再至晚年浑成的“天然”境界。其二为文体,“天籁”驱动了无题诗的文体新变,使“无题”与“有题”破格,诗论与“论食”破体。其三为人格,“天籁”与“诗品即人品”的传统颇异,无形中塑造了袁枚的“自适”型人格。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发布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一直以来对海南闽语的研究主要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海南闽语语音研究的成果最多,其次是词汇,最次是语法。在语音方言,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以文昌、海口为代表的地区;在词汇方面,研究重点为训读字和海南字词典;语法方面,成果较为分散。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海南闽语的研究仍有很多不足,未来的研究应扩大研究视野,推动海南闽语的深入研究。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外交话语在修辞上表现出了不同于前的明显创新特点。国家修辞形象作为外交话语的主要修辞成果之一,则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新时代外交话语的修辞创新特点。以此为着眼点,分析以习近平外交演讲为代表的新时代外交话语,研究发现,新时代外交话语中主要构建了推动共同发展的和平友好大国、积极承担责任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独特魅力的东方文明古国等三种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构建背后的修辞逻辑则是互文性。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东北解放区作为新中国文艺政策与文学创作的试验田,其在三年中所形成的文艺报刊文献资料对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已整理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东北文艺报刊文献集,并同时有大量依据报刊文献资料对东北解放区文艺的研究成果发表,然而,鉴于新的历史时期的研究需求,东北解放区文艺报刊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空白与局限,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以期为推进东北文化发展史和文艺创作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档案文献基础。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客家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与因迁移形成的族群结构,使客家人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观念。客家人在“耕读传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传承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内敛的群体性格特征。同时,祖辈相传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客家人的精神之中,成为他们的人生规范和行为准则。客籍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将客家女性在旧的历史时代中的生存境遇与文化经验层层揭示出来,不仅反映出客家文化对女性的品格形成与个体命运的影响,而且与新社会、新时代的文化空间、生存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文章从“新南方写作”的视域,重新审视处于传统客家文化规约下的客家女性的人生选择与文化认同,旨在探知客家女性在历史化中主体构建的复杂性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