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个别中小银行因信用风险暴露而濒临倒闭。为分析内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文章运用KMV模型,计算我国36家上市银行2016一2019年违约距离,并作为信用风险度量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以违约距离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外部环境、业务结构、经营管理3个维度的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监管政策等外部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银行内部的收入结构、存贷款结构、资金运作、风险管理等业务结构、经营管理因素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更大。商业银行应优化收入结构和存贷款结构,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加强风险前瞻性管控,切实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绿色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绿色创新水平,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消费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绿色创新发展;(3)在中部地区和金融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较为显著。基于此,我国应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营造良好的绿色创新氛围,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带有伴随变量的有限混合模型,探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异质性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1)通过内生聚类将中国碳排放模式划分为3种,分别为初始型、人力资本驱动型、技术创新驱动型;不同碳排放模式下,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对于碳排放的抑制效果不同。(2)考察期内,全国29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模式发生了动态转换;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模式的异质性以及模式转换具有重要解释力。厘清不同省份间碳排放模式呈现异质性以及同一省份碳排放模式变化的原因,为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提供合理依据,进一步提高区域减排治理效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8-12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畅通数据要素资源流动,鼓励并引导企业利用公共数据优化劳动雇佣决策至关重要。基于地方政府 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这一事件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 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劳动雇佣。机制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通过降低投资不确定性与消费不确定 性,进而发挥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高的地区,公共数据开放 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以及不同学历员工的 劳动雇佣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生产部门和低学历劳动者的劳动雇佣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 够协同缓解中国就业总量承压问题和结构性失调问题,促进了充分就业,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稳就业”提供了 经验证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投入,但是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扩大。为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系统分析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对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赔付占家庭医疗负担比差距越大,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越会扩大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病医疗保险筹资竞争能够提高大病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和医疗服务需求较大,该调节效应对农村居民大病医疗支出贴现预期影响较大,因此缩小了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差距。鉴于此,建议建立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且独立的大病医疗保险筹资体系和地区间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筹资协调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第三,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及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因此,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应用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作用,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文章从经济发展视角与社会福祉视角出发,结合“一带一路”的特点来剖析山东省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文章基于2014—2022年山东省16个设区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总值与区域创新能力作用显著,出口总额越高,创新水平越高,出口到国外的产品竞争力就越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在进一步的探究中,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出口贸易及区域创新能力交互影响表现显著,这些都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文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绿色低碳发展以及经济稳步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以期为推动山东省在“一带一路”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基于非对称影响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和经济波动的MundellFleming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各要素的非对称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物价水平的促进效应,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贬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此外,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大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因此,央行需要加强对汇率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的关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凸显了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重要性。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经济脆弱性,其缓解效应在农村家庭、低物质资本家庭中更加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居民创业、缓解居民信贷约束来缓解家庭经济脆弱性。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我国居民家庭增加收入、防范风险提供重要支撑,应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力度,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进步及其在经济各领域的快速应用,其对产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基于OECD TIVA联合发布TIVA数据库2006-2018年的数据,以64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刺激消费需求,是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于低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中低收入经济体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增强数字技术对我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应大幅提升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增强贸易规则话语权,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快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加速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与OECD数据库,选取2007-2018年中国对33个国家(地区)的文化出口数据,通过构建包括数字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等五维距离的CAGE拓展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距离对中国文化出口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与其他距离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距离与中国文化出口呈负向相关关系,原CAGE模型中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地理距离仍是影响我国文化出口的重要因素;(2)数字距离通过贸易成本机制对我国文化出口产生作用;(3)传统距离因素对数字距离与我国文化出口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均有强化调节作用;(4)对于发达国家(地区)和不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地区),数字距离对我国文化出口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依据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推广能力、达成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等方式缩小国家(地区)间数字距离,增强中国文化出口的具体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9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引发了社会对机器代替人的失业焦虑。 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一种完成具体 任务的单一技术,而是一种网络底层平台级技术或称智能网络平台。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为生产要素,通 过秒速算法准确快速地生成新的知识与信息,以此化解个人及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知识和信息约束,让 基于知识的职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并且驱动价值的新发现。 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是一场知识和信息生 成方式的革命,其应用具有大众化、个性化、定制化等特征,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市场地位,全面提高社会职业效 率和职业质量,增加劳动者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得的机会。 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并不仅仅只会对基于知 识的职业产生替代效应,还会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创造出更多的职业需求,为个体创造更多的职业切换的 机会,从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驱动劳动力市场结构的重整。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企业构建ESG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积蓄的可持续发展动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以2009-2021年中国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实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实业投资,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表现是ESG发挥成效的主因。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资金效应促进实业投资,并且企业自身投资效率和政府补贴提升有助于强化企业ESG表现对实业投资的促进作用。企业ESG表现对实业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创新水平较高的非重污染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 ESG表现助力企业实业投资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对完善ESG体系建设和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后,2024年 1月 20日,济南大学召开“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建设座谈会,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岛大学以及《新华文摘》《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期刊编辑部的 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深入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出了真知灼见,本期我们将各位专家学者对“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建设所提的宝贵建议编发一组笔谈文章,以期对本刊的“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重点栏目的新阶段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