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跨平台整合营销策略对数字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旨在探讨该策略如何影响品牌传播效果、用户体验及品牌形象。通过对跨平台整合营销与数字品牌建设概念的分析,结合传播效果、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三个维度,揭示了跨平台整合营销对数字品牌建设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结果显示,有效的跨平台整合营销策略能显著提升品牌信息的覆盖范围、一致性和个性化传播,进而优化用户体验,强化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据此,本文提出数字品牌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统一品牌信息与价值观传达、基于数据驱动打造个性化品牌、构建多渠道互动体验并强化社交媒体互动和参与。本文为数字时代的品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强调了跨平台整合营销策略在构建数字品牌中的核心作用。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民族理论大众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推进,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开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略径的必然选择。从理论逻辑来看,民族理论大众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容、实践、主体维度高度契合:从历史实践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始终伴随着民族理论大众化的推进,并围绕着各个时期的历史主题呈现出感知性认同、理想性认同,价值性认同的内容侧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理论大众化需要从内容纳新、主体标明、场域延展、话语构建四个方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阵地。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基于2010—2022年我国 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历年各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中存在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在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为此,应通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提高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灵活性,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有效地发挥绿色金融政策的重要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摘要: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改革实践体现出的提升监督独立性、增强监督能力、明确监督主责、扩大监督范围等优势日益彰显。但是,目前改革还面临派驻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二级单位派驻监督尚未铺开、派驻监督合力未能有效构建等现实困境。现实困境的解决需要加强干部培养、优化派驻队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监督机制;健全监督机构、推进派驻监督;坚持多措并举、增强监督合力等举措。对省属高校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现状的研究有利于为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也有利于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约翰·泰勒等人提出的生产方式连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往往同时存在多种生产方式,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拓展这一分析框架,我们认为,生产方式的连接是具有不同属性的各类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联系,使得它们之间潜在的对立得以缓和从而建构生产方式 “总和”的制度安排或实践过程。生产方式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界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主从式连接、板块式连接和融合式连接。连接方式的不同意味着各类生产方式之间关系的不同。各类生产方式之间或者相互对立或者相互合作,从而形成整个社会不同的 “所有制生态”。一个国家究竟形成何种所有制生态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不能忽视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结构性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需要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凝聚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更加广泛的思想认同和社会共识,优化各类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连接方式,尤其是大力发展融合式连接,正确处理国有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技术创新使得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变得联系密切,食糖 (甘蔗或甜菜为原料)与淀粉糖 (玉米淀粉为原料)就是如此.在对近年来食糖和淀粉糖的消费动态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糖的市场消费结构转变的机理.进一步地,对淀粉糖与食糖的替代或互补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淀粉糖与食糖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价格联系,淀粉糖与食糖间价差推动了中国糖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然而,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含糖食品加工环节,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程度有限,这使近年来在中国居民对糖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食糖消费量依然保持相对稳定,食糖与淀粉糖之间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互补关系.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将会降低淀粉糖生产成本,使得淀粉糖在中国甜味剂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扩大.中国在食糖市场管理与干预中应重视淀粉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保险十期货”是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保险十期货”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保险十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细分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了“保险十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细分信贷可得性、保险参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保险十期货”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前置条件,并对“保险十期货”政策效果的动态效应进行了识别。本文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保险十期货”显著提升了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该积极影响可长期持续,且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农业技术进步;第二,“保险十期货”通过对经营规模和亩均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但也抑制了农户主动采用新技术改善农业结构的动机;第三,更高的信贷可得性和保险参与度有助于提升“保险十期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且对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脱贫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应加大“保险十期货”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强调与信贷支持和保险发展政策的协同,并前瞻关注对农业新技术采纳意愿的潜在负面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以慈文传媒并购赞成科技为例,探讨外购商誉初始确认方法和入账金额的合理性,运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对外购商誉初始入账价值进行重估,提出改进的初始确认记账方法。通过总结慈文传媒商誉后续计量的特点发现,管理层在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上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权,资产评估的结果可能并不客观,商誉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摊销与减值测试并行法对商誉后续计量进行改进,对比了三种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下慈文传媒在2016~2021年的财务数据,发现调整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方法可以限制管理层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得会计信息更客观、可靠和决策有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基于改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与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在农产品、采矿业和服务业产品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制造业整体上处于优势地位。细分不同类型制造业,中国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中,中国与东盟可以加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往来,以此促进双边共赢。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4-09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协调,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此前提下,本文进一步阐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解释共同富裕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致性,并基于比较生产力概念提出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具体分析三次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分步实施的相关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构建我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04—2019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引入标准差椭圆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西部地区11个省份时空演变、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及收敛趋势。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值呈现上升趋势,但距离极度耦合协调阶段仍存在一定差距;西部地区内部发展不均衡,各省份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整体和西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建议西部各省因地制宜,多维度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与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在推进数字技术结合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在持续推动企业发展与保持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2007一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在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增加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两个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客户集中度低、业务复杂程度高、处于不确定性高环境和位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为政府推动和完善数字化转型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