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方法:AI时代实验政治学的前沿推进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大数据在驱动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革新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议题和方法范式。伴随社会科学对因果性知识生产的回归,计算社会科学正在推进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范式的融合,以实现在大数据框架下的因果推论。在政治学领域,大数据方法与实验方法的融合,尤其是探讨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方法在数据采集、测量方法、干预实施等方面的方法创新,以及提升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方法论功能,呈现出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方法的具体类型和方法优劣。随着新兴技术为政治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问题和理论探索空间,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方法能够在政治传播、政府回应、政治行为、政治心理等各个研究领域帮助研究者探索新问题与新理论,未来基于大数据的实验方法与新兴研究工具的结合将为政治科学贡献更多的因果性知识。

  • 国家与创新:数字产业创新的政治经济逻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数字经济是数字产业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全新经济形态。回答数字产业如何实现创新这一重要问题,应立足于数字产业自身的新特征和产业创新的新机制。从政治经济视角系统剖析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创新过程变迁,可有效解释新兴数字产业创新背后的新型国家-市场关系,以及国家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鉴于数字产业创新面临着技术路径与产业目标的双重不确定性,经典的国家-市场关系类型旨在解决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激励问题,而“国家形塑市场”这一全新的国家-市场关系模式,可包容数字产业创新过程中的目标不确定性。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地方探索及对策建议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新型的数据开发利用方式,有助于推动数据高质量供给、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已成为各地争相探索的创新领域。调研发现,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存在分散间接授权型、统一直接授权型、统一间接授权型 3类模式。这 3类实践模式在授权方式、运营主体及运行规则上存在着差异。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在顶层设计、主体界定、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数据生态建设等方面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明确主体权责和定价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场景的开发和挖掘是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关键。

  • 链接国家与农民:政党建设、行政嵌入与基层选举——基于脱贫攻坚的实证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6-14 合作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脱贫攻坚是以政党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战略举措,其中政党、政府、乡村社会三元互动,进而对基层选举产生深刻影响。根据政党-政府-乡村社会三元互动分析框架,资源输入、行政嵌入与政党建设是脱贫攻坚影响基层选举的三个作用机制。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连续型双重差分设计进行效应评估发现,脱贫攻坚总体上提高基层选举投票率,发挥驱动村庄民主治理的政治效应。机制性分析显示,脱贫攻坚经由资源输入机制和行政嵌入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层选举投票率,而经由政党建设机制显著提高投票率,且政党建设的中介效应大于前二者。总之,脱贫攻坚中政党建设发挥着链接国家与农民的桥梁作用,有效驱动基层民主治理。

  • 互联网平台经济垄断的类型学分析及其治理逻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迅猛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平台经济成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台企业借助数据和技术资源带动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利用数据、算法和价格等工具实施垄断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对经济发展、行业创新和社会福祉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针对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现象,在界定平台经济垄断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垄断影响对象和垄断工具两个维度可对平台企业垄断行为进行类型学分析。平台企业垄断行为可分为数据支配型、价格操控型、数据封锁型、价格托拉斯型四种垄断类型,通过案例可分析阐释不同类型的内涵和特征。借鉴数字治理生态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提出我国平台反垄断的理论体系和治理逻辑,平台反垄断的治理主体之间应利用所掌握的多种治理资源形成治理合力,并通过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促进生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