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27
摘要:美的本源与本质是所有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当代中国实践美学和价值美学对该问题做出了探索:前者指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的人化”,后者从价值论界定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美诞生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源于“自然的人化”或具体-有用劳动的对象化。从对象的感性-自然形式角度看,美是人化的自然形式;从审美主客体关系看,美是超越了必要使用价值的剩余使用价值,这一理论认识强调“美在关系”的事实并解决了自然美的难题。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审美拜物教”是研究《资本论》美学思想的重要问题。研究“审美拜物教”的主要任务是破解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秘密,而拜物教性质在于“物化”和“物象化”,故对前者秘密的揭示应分两步走。首先,“审美物化”是指美的属性在价值形式中成为价值对象性的外化表现和先验镜像,审美价值成为表征剩余的使用价值。其次,“审美物象化”指的是社会关系通过艺术/审美商品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价值关系一审美共通感一艺术/审美商品体系”是揭示其秘密的研究理路。对“审美拜物教”的研究,拓展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为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批判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将青年卢卡奇定性为“人本主义者”的传统观点,由于缺乏对“人本主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清晰界定以及忽略《历史与阶级意识》成书的历史背景,导致其将人本主义错认为青年卢卡奇的理论问题式,并未能察明卢卡奇在人本主义思想上的二律背反性质,因而几近一种强制阐释。事实上,在对人本主义的定义进行重新考察后可知,青年卢卡奇不应被称为“人本主义者”。第一,卢卡奇对在哲学和美学上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他抨击了人本主义辩证法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没能在目的论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第二,卢卡奇在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法维度上,尝试建构的以阶级意识和政党组织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体观,超越了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人本主义主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