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自主性犯罪的法律应对:从惩罚转向预防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人工智能犯罪绝非“未来性命题”,目前引发刑法学界较大争议的是人工智能自主性犯罪问题。对此,“事后惩罚”方案认为应当承认人工智能的刑法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刑罚体系,以应对人工智能自主性犯罪。“事后惩罚”方案立足于惩罚犯罪,缺乏现实基础,并不可取。因此,人工智能自主性犯罪应当从事后惩罚转向事前预防。“事前预防”方案的核心在于风险预防,其思路是通过民法、行政法、刑法等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立法,防控人工智能风险,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可控地发展,以此达到预防人工智能自主性犯罪的目的。

  • 串通投标罪争议问题的法教义学阐释———基于客观解释与实质解释的立场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可能的语义”是指法条中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法律用语可能的语义;对串通投标报价的解释,不能超出“投标报价”可能的语义和社会一般公众的可接受程度。串通投标罪的主体并非仅限于《招标投标法》意义上的招标人、投标人,而是指招投标活动的参与人。串通投标罪是必要的共犯,对串通投标的共同犯罪人可以依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区分主从犯。事后补标行为要区分情况认定,“共谋型”先施工后补标行为,原则上构成串通投标罪;“被动型”先施工后补标行为,投标人不构成串通投标罪,招标人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操纵招投标的,构成串通投标罪。对应当招标而采取询价方式的要区分情况判断。

  • 共创与新兴公益:剧变时代的范式转变与松散耦合型组织的兴起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公益研究》

    摘要:在当今剧烈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正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与愈发棘手的社会问题,传统公益范式在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时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与之相对,以共创范式为基础的新型公益组织,正在以跨界“共同体”与松散耦合的组织形态,逐渐展现出引领未来新兴公益的潜力。本文从系统理论与复杂理论的视角剖析剧变时代的环境复杂性与问题顽劣性的关键特征,系统梳理共创范式的理论框架,揭示其在应对复杂问题时的合理性,阐述在此基础上新型公益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基于社会实验室与行动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共创范式的松散耦合型公益组织的形态与运营特征,旨在为公益组织在剧变时代中提升效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新的概念框架、路径和指引。本文以“村长工作坊”为案例,探讨共创范式及松散耦合型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应用,并展示其在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中的独特优势。

  • 家族办公室的现状、挑战与新趋势——基于新加坡、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比较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在全球财富管理领域,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家族办公室正在迅速崛起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随着超高净值人群的增长,家族办公室在财富管理和家族传承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目前对亚洲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家族办公室的系统研究尚显不足。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上述三地家族办公室在市场准入、政策与监管、专业服务水平及市场吸引力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各自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研究发现,新加坡凭借稳定的政局、成熟的金融市场和税收优惠吸引了众多超高净值家族;中国香港依托发达的资本市场、灵活的监管环境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尽管中国内地的家族办公室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迅速、前景广阔。本文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和启示,包括完善家族传承服务的法律框架,探索资产规模分级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家族办公室的行业自律组织等。

  • 科技向善:数字城市建设与企业慈善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积极引导科技向善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体,其数字化程度对促进企业慈善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研究。文章采用全国私营企业调查和腾讯研究院“互联网+”数据,检验了城市数字化对企业慈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参与慈善捐赠。此外,城市数字化与其他宏微观制度要素存在相互补充或补偿效应。一方面,制度有效性和儒家文化可以强化城市数字化在促进企业慈善方面的效能;另一方面,城市数字化有助于弥补企业内部治理的不足:相比非家族涉入企业,城市数字化更能增强家族涉入企业的慈善捐赠。研究结论为各级政府鼓励企业参与慈善提供了新的政策着力点和方案选择。

  •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三重向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论述深刻、意蕴深厚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需要综合运用多重向度.具体而言,从守正与创新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赓续传承了中华文脉,实现了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就内生与外铄向度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强调独立自主开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同时,不忘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使自身在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的交叠中日益深化发展.从民族性与世界性向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但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在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推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而且饱含深厚的人类文明情怀,提出“平等相待、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世界新文明观,推动人类文明走向共同繁荣.

  • 生成式AI在银行业的应用创新——技术背景、实施路径与挑战应对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AI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特别是数据密集和人力密集的银行业。本文深入探讨生成式AI的技术背景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现状、实施路径以及挑战与应对策略,旨在从技术和应用角度,为生成式AI在银行业落地提供框架性的建议和指引。首先,介绍了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背景,并分析了其在银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价值;其次,深入调研了目前市面上的金融行业大模型,并讨论了大模型应用的五大技术要素;再次,在实施层面,提出了面向银行业的生成式AI应用架构,以及银行推进应用落地的实施路径;最后,分析了银行业在应用生成式AI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建设设计探索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先进生产力,将引领创造我国新的社会生产时代。高等教育需要在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依托新工科建设,不断通过专业调整、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文章针对性提出了课程建设设计思路,重点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跨学科交叉思维、创新项目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 乡村振兴与乡村卫生事业发展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摘要:健康的人力资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这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乡村卫生事业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同时,乡村振兴也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繁荣、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为乡村卫生事业提供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在促进乡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应用乡村振兴政策红利,吸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乡村基层;坚持人才引进和本土培育相结合,充实和稳定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着力提升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引导患者基层首诊和向下转诊;推进乡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拓宽乡村卫生事业发展渠道;主动融入城乡融合发展大局,实现乡村卫生借力发展。

  • 合同保护、体制庇护与生育保险参保:基于2021年CSS数据的分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07-17

    摘要:生育保险是促进生育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生育保险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覆盖面过窄。本文基于2021年CSS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合同与单位类型对生育保险参保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同保护效应是影响城镇就业者参加生育保险最重要的因素,各类劳动合同均可以大幅提高生育保险参保率。在全体城镇就业者中,存在体制庇护效应,公共部门的就业者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均更高。然而,在正规就业者中,体制庇护效应消失,合同保护效应仍然显著。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本文建议,重点关注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事业单位和无单位的城镇就业人员,加强劳动合同监督执法,加强对企业生育保险参保的监管,有针对性地提高生育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