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极地法律外交的能力建设

    分类: 政治学 >> 外交学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决策与信息》

    摘要:法律外交是中国极地外交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积极推进极地法律外交的能力建设,有助于强化中国进一步深入参与极地事务的话语实践,服务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极地法律外交能力建设的内部提升路径可分为五个方面,即开展专业性的极地法律外交培训需求评估、构建国内国际双层多轨的极地法律外交沟通对话机制、综合分析中国的极地法律外交能力、制定并实施中国极地法律外交的能力发展方案和加强中国极地法律外交的评估能力建设。中国极地法律外交能力建设的外部提升路径也可分为五个方面,包括充分参与极地治理的相关国际体制、积极创新极地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强化推进与极地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有效推动极地治理体系的国家实践和全面统筹经略海洋与极地事务。通过极地法律外交的能力提升,可以在中国现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极地成就的现实实践基础上,由内而外构建并完善中国在极地治理领域的法律外交体系,为开启南北两极的国际合作善治新局面提供理念指引,同时助力中国外交事业的法治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北极治理中的中国身份:建构要素、重构动因与提升路径

    分类: 政治学 >> 外交学 发布时间: 2025-02-09

    摘要:身份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自我认知、身份叙事、他者认同三个构成要素。当前中国对于自身北极身份的认知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对应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负责任大国、北极利益攸关者,也开展了相应的身份叙事,但受到传统北极理事会秩序、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加剧三方面的约束,他国对于中国北极身份的认知尚不充分。对此,我国应重构北极身份建构要素,将宏观理念、具体身份、实践活动相连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北极身份的认同,形成从合作共赢的北极利益共同体到休戚与共的北极命运共同体之间的理念贯通,构建以北极利益攸关者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

  • 北极航道环境治理的法律挑战与制度因应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1-22

    摘要:北极航道作为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各商业港与主要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航道,自开通以来饱受争议。争议内容主要是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航道环境的脆弱性愈加凸显,法律地位不明对航道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阻碍。出台《极地规则》旨在统一航行规则,并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加拿大与俄罗斯的国内立法与《极地规则》的冲突不仅对航行造成阻碍,也不利于环境治理的开展。《极地规则》自身重技术而轻环保的立法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北极航道的环境治理缺少具有约束力的规则指引。为应对北极航道环境治理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在制度路径上,中国应以北极理事会北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组与国际海事组织为参与北极事务的重心,完善重油与黑碳排放防治机制,并逐步厘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冰封区域条款”的相关争议,为后续更为深入参与北极航道治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