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协同、把握国家安全态势,内外联动、塑造国家安全环境,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安全的制度体系,自主创新、提高国家安全实力,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构建新安全格局。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 2014−2019年江苏 48个县(市)的银行、经济金融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县域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会显著降低县域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该结论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下降的原因是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金融市场中的份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干预程度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县域,金融科技发展降低县域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作用更明显。据此,提出发展金融科技以优化县域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在“双碳”目标下分析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对实现强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论文运用SuperSBM-DEA模型测算了2007一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函数及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空间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差异来源主要为超变密度,其次是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小;根据Kermel核密度曲线发现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呈上升趋势,且城市间差异不断缩小;全国和四大区域均呈o收敛特征,全国和东部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呈绝对β收敛态势,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态福利绩效呈发散趋势。控制地区间差异后,全国和四大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均呈条件B收敛趋势。未来,各区域要根据自身资源票赋,利用生态福利绩效的溢出效应,缩小城市间生态福利绩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外商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促进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提升。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1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政务热线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关键纽带,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帕森斯的AGIL模型,提出政务热线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AGIL理论框架,从流程治理、数智治理、协同治理和回应治理四个路径构建政务热线治理体系。超越对传统热线服务质量认知,该体系将政务热线置于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系统考察,便于揭示政务热线在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多重角色,强调热线在优化内部流程、技术辅助决策、促进跨部门协作和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的多层次功能。政务热线从单纯公共服务工具向综合治理平台转型具有深层意涵,可为未来提升政务热线的服务与治理效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7-05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 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 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 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 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