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如何高质量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协同发展与共同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现实议题,这让以“政府主导、市场吸纳、社会参与”为核心要义的东西部劳务协作在中国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推拉理论分析SN东西部协作案例发现,劳务协作本质上是以东西部地区之间组织推拉方式,即西部地区的组织推力、东部地区的组织拉力和东西部地区间的组织合力,达成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目标,这一组织推拉过程实现了劳动力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过,地方政府的具体实践表明,东西部劳务协作的组织化有其边界条件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优化。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2-24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从推动防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也即“两制并轨"来分析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助力解决下一阶段农村低收入人口和防返贫监测人口识别和帮扶,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方法,分析农村教助和帮扶机制合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现实困难与设计构想。研究发现,两线合一"在合衔接过程中体现出公共政策的离散性,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从“兜底保障”向“分配正义"转变的特点,且“两线合一”是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推进的。然面“两线合一"耦合过程中尚存在家庭收入核算标准不一、数据信息共享不够动态管理难度较大以及政策文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提出“两制并轨"构想,并从明确主体任、帮扶对象、动态管理机制以及帮扶举措等四个关键问题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并轨建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认知税”实际上是一种隐喻,用以表述穷人受贫困情境的影响而在决策过程中所产生的短视化行为、被蒙昧的渴望和被错失的良机,以及缺乏物质条件、社会支持和个人能力而消耗的额外认知资源。“认知税”引发持续贫困的作用机理在于其会导致穷人过度关注稀缺资源,产生注意力偏向;过多不当认知,造成贫困户的思维偏差,使其错失脱贫致富良机;教育重视不足,引发贫困代际传递。由此,丰富贫困户的认知资源,是摆脱贫困的首要选择,这就要求转变思维认知,实现认知消耗最小化;重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抛弃贫困思维模式,简化服务流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技术治理与乡村治理的融合互嵌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项新兴治理技术,清单制的实质是用刚性、清晰、精细的思维方式对柔性、模糊、粗放的乡村事务进行规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有为的治理方式,强化乡村内生资源的应用,实现政社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深入探讨技术赋能如何调和限权与赋权之间的张力,更好地为乡村治理提供制度性外源动力,课题组对 18 个乡镇 35 个村清单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蹲点调研,发现清单制是通过“界权-确权-限权”的运行逻辑来摒弃行政性吸纳的治理局限,实现社会性自治向制度性自治转化的一种更加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治理方式。下一步,需要在兼顾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规化并举,强化清单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细化治理效能。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摘要:内容提要:如何有效平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关键议题。聚焦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集体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强村公司所展现的“竞争与共享”特性,构建“竞合共赢”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强村公司通过组织化运作、市场化运营和均衡化运行来达成集体行动,遵循集体联营、合股联营与公益联营的三重逻辑,以“做大蛋糕”;同时,通过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机制,实现“分好蛋糕”,形成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抱团发展”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强村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集体行动,关键在于其“竞合共赢”策略有效平衡了公平与效率,并与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专业人才的赋能以及区域品牌的建设等边界条件紧密相关。尽管强村公司引领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尚处于探索初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在效率与公平兼顾方面的实践,对于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