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聚焦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深入探究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现状上,青少年抑郁、焦虑风险检出率攀升,学业、家庭、网络等致心理问题因素复杂。家庭层面,鲍姆林德理论点明教养方式影响,亲子沟通问题突出,留守儿童尤甚。学校方面,课程有课时少等短板,心理支持体系存地域差异。社会角度,社区服务不均衡,网络不良问题多。为此,构建协同机制,政府牵头统筹,搭建 “苏青心康” 平台,整合资源,健全监督评估网与引入第三方评估。该机制打破碎片化现状,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壁垒,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3
摘要:中学教育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文明互鉴融合实践备受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前者重要性,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且与中学教育关联紧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内涵包含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等多方面,中学教育肩负价值观塑造等使命。文明互鉴在中学教育中有深厚理论基础,其历史交流丰富,马克思主义也有相关理论,且在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意义重大。现状上,中学已在课程设置、文化活动、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融合实践并取得成果,但也存在对文明建设理解不深、资源不足与整合难、评价体系支持不够等问题。为此,需从课程体系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应用、校园文化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等方面入手,推动两者在中学教育中更好地融合,助力培养全面发展且具国际视野与文化传承意识的学生,为民族复兴奠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聚焦青少年思政课教学,探讨体验式教学的创新应用与深度反思。创新应用形式包括情境模拟体验、社会实践体验、小组合作体验、多媒体互动体验等,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内容。然而,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面临教学资源与时间限制、教师引导与把控能力挑战、学生个体差异与体验不均衡、教学评价体系不适应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策略,如整合教学资源与合理规划时间、加强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引导、构建科学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提升体验式教学在青少年思政课中的效果,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19
摘要:围绕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展开探究。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道德情操、提升育人智慧、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仁爱之心、拓展国际视野与文化传承意识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开展多层次主题活动和挖掘报国典型案例;道德情操培养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建立监督激励体系。育人智慧提升涉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培训和推广个性化教学模式及案例研究。创新活力激发通过鼓励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参与、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仁爱之心培育着重于情感教育与沟通技巧培训和关注学生心理与特殊需求。国际视野与文化传承则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研究和加强传统文化渗透,以此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全面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11
摘要:围绕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专业素养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对教育家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包括其历史溯源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内涵。同时剖析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重点探讨了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内在联系,指出教育家精神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价值引领、促进专业知识拓展与深化、助力专业技能提高、滋养专业态度形成与巩固。最后从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个体三个层面探索了基于教育家精神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路径,为教育领域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23
摘要:以东台市数学教师读书班为例,探讨了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区域研修模式。在2024年12月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现场交流背景下,分析了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现存缺陷,包括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跨学科融合不足等。通过线上自主研习、线下交流研讨、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等方式,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跨学科融合,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表明,该研修模式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