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通过梳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从生理、个体心理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领域的低参与度和高流失率现象的成因。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结构和性激素的作用;心理因素是自我效能感、认知能力以及STEM兴趣的性别差异;社会环境因素则涉及性别刻板印象、家庭和学校的影响。目前的干预研究主要探究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媒体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和提升STEM兴趣的相关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拓展研究视野至STEM新兴领域、加强本土化研究、开展干预研究并评估其长期效果。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为深入探究群体决策中个体风险决策的变化及其认知基础,进而优化群体决策效能,采用仿真气球冒险任务,通过对比不同决策模式(个体决策、共同决策、轮流决策)及不同社会距离群组条件下个体的连续风险决策,并利用强化学习的贝叶斯模型构建决策过程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个人决策,在双人决策时,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冒险性。然而,贝叶斯模型拟合揭示,这并非是个体的风险偏好提升,而是个体对气球不会破裂的先验信念有所增强,并且在近社会距离组中,这种先验信念的增加更为显著。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基于选择盲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解释和选择操纵对偏好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解释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选择扩散效应;选择操纵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产生偏好反转的趋势或偏好反转;解释在选择操纵中对选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对偏好反转趋势或偏好反转的扩大化;解释在选择操纵中对偏好的影响体现在时间维度,且20s是偏好变化的质变期,即出现偏好反转。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研究者对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各执一词。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纳入原始文献85篇,含86个独立样本,被试65048名。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发现,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但较弱的负相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两者的相关性受到自尊测量工具、文化类型、样本量大小的影响,但不受到年龄、性别、学段的人口学因素,以及网络攻击行为的测量工具和出版类型差异的影响。该结果提示提升自尊水平有助于减少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未来可开展纵向追踪,以探究自尊影响网络攻击行为的机制及因果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以10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经翻译并修订问题性抖音使用量表(ProblematicTikTokUseScale,PTTUS),开展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信度检验和跨性别测量不变性检验,确定中文版PTTUS的具体条目,并再次验证该量表的效度。结果显示,中文版PTTUS的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还被证实具有跨性别测量不变性。该中文版PTTUS可作为评估大学生问题性抖音使用的有效测量工具。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拟人化营销是茶饮品牌顺应当下互联网环境而采取的营销策略,有利于加强茶饮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购买量。收集2020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茶饮品牌前八名的微博帖子,进一步统计、编码和分析茶饮品牌的发帖内容,探讨其拟人化营销的沟通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拟人化营销是否有互动、是否有具体的互动内容、互动内容是否与茶饮产品相关是影响拟人化营销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近年来,进食障碍高发于女性群体,然而其治疗手段和效果较为有限。进食与女性身材管理密不可分,而女性身材管理文与其求偶动机息息相关。因此,为探索求偶动机对女性进食态度的影响,研究1采用回忆法启动123名健康成年女性的求偶动机发现,启动求偶动机后口腔控制增强;研究2采用求偶动机量表、同性竞争问卷、身体外貌比较问卷及进食态度问卷调查662名成年女性发现,同性竞争和身体比较在求偶动机和进食态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同性竞争有独立的中介作用。两个研究均表明女性进食态度受求偶动机影响,结果有助于理解进食障碍在女性群体的高发原因,并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感恩有助于个体幸福感的提升和学业成就、工作成就的提高。近年来,研究者着重考察了感恩干预在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工作成就等方面的实际作用,但其有效性问题尚存在分歧。为此,采用感恩清单和感恩拜访的感恩行为训练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开展为期十周的感恩干预实验,以考察感恩行为训练对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感恩行为训练后的实验组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不仅显著高于感恩行为训练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感恩行为训练可以显著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就。研究为感恩干预的有效性问题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也为高校感恩教育和感恩干预提供科学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为探讨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情境公开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设计了2(道德自我知觉:道德启动组/不道德启动组)×2(情境公开性:港名/公开)的被试间实验,通过回忆范式操纵被试的道德自我知觉,并使用独裁者博弈测量其亲社会行为。结果表明,相较于不道德启动组,道德启动组的亲社会行为更多。同时,情境公开性在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此外,在匿名条件下,道德自我知觉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而在公开条件下,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为考察神经质对涉毒罪犯的变态心理的作用机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中国罪犯心理测试的个性分测验、倾向性道德敏感问卷和自编罪犯改造情况问卷对云南省两所监狱的1961名涉毒罪犯开展调查。结果表明,神经质与其变态心理和道德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改造情况呈显著负相关。同时,道德敏感性在神经质与其变态心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罪犯改造情况调节道德敏感性对其变态心理的影响。基于道德敏感性的双加工模型揭示了涉毒罪犯的变态心理形成的内部机制,并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摘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心理危机管控机制,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完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校危机管控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以对大学生的心理排查、开展制度的整理与检查、建立心理危机风险管控制度为实施途径,探讨了关于高校风险管理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其运行。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特殊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本研究聚焦“DS圈”亚文化现象,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剖析其历史演变、参与者心理及社会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文献研究,揭示“DS圈”现象的本质,为引导公众认知、维护社会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不健康饮食行为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已成为需解决的重要议题。精细化侵入理论提出食物渴求的产生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食物线索触发侵入性的意象;其次,个体对侵入性意象进行精细化加工。基于该理论系统梳理了现有的饮食行为干预策略探讨了这些策略的关联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为更有效地开发和实施促进健康饮食行为策略提供了参考性框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为探讨群体认同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对群体内疚的作用,通过3个实验以考察不同层次的群体认同(某高校学生、大学生、中国人)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失望、愤怒)对群体内疚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群体认同对群体内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不同层次的群体认同均保持稳定;外群体失望情绪表达只会促进较低群体层次的内群体成员产生群体内疚。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群体内疾的产生机制,并为转化该机制应用于处理群际冲突提供一定的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摘要:中职学生手机成瘾常被视为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顽瘴痼疾”。为探究中职学生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型、鉴定标准以及核心激活症状,采用方便抽样法,从7所中职学校选取2669名学生,采用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其实施调查。借助潜在剖面分析技术、ROC分析技术以及网络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中职学生手机成瘾可划分为2类:正常型(31.5%)与风险型(68.5%);(2)鉴定为“风险型”的最佳截断值为25(量表总分大于25),66.82%的中职学生存在手机成瘾风险;(3)基于鉴定为“风险型”被试的数据,在正则化偏相关网络中,“SA09”节点(对应症状为“失去控制”)的强度中心性最大,“SA04”节点(对应症状为“戒断反应”)次之,即“风险型”中职学生的手机成瘾核心症状为“失去控制”与“戒断反应”,而在贝叶斯网络中,“SA09”节点与“SA04”节点的优先级并列最高,即“失去控制”与“戒断反应”是手机成瘾的核心激活症状。基于此,要“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大规模筛查并多方验证”、“以培育自我控制能力为重心”以及“以人性化为抓手”,以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联合作用。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聚焦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深入探究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现状上,青少年抑郁、焦虑风险检出率攀升,学业、家庭、网络等致心理问题因素复杂。家庭层面,鲍姆林德理论点明教养方式影响,亲子沟通问题突出,留守儿童尤甚。学校方面,课程有课时少等短板,心理支持体系存地域差异。社会角度,社区服务不均衡,网络不良问题多。为此,构建协同机制,政府牵头统筹,搭建 “苏青心康” 平台,整合资源,健全监督评估网与引入第三方评估。该机制打破碎片化现状,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壁垒,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成功的现象级游戏,揭示了沉浸式体验与现实逃避之间复杂的心理学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诠释沉浸式体验的心理学理论,探讨了现代游戏设计如何通过感官刺激、认知参与和情感共鸣提升玩家的沉浸感。游戏《黑神话:悟空》通过精细的视觉音效、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深度的角色扮演,成功构建出一个高度沉浸的虚拟世界,满足了玩家的心理需求。随后,本文讨论了沉浸式体验作为“心理庇护所”,可以帮助玩家暂时逃避现实中的压力与焦虑,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心理依赖和社会功能退化。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沉浸式体验对千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分析了其积极与消极作用,并且对于未来的游戏设计和心理健康干预提出了建议。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采用教师职业人格问卷对82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究职业人格潜在类型、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存在三种潜在类型(新手、熟手和专家),与教师生涯发展和专业成长的二阶段一致;性别、职称和学校组织氛围对职业人格潜在类型具有显著影响,职业人格潜在类型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具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对教师职业人格的分类指导,预防职业倦怠,促进教师生涯发展和专业成长。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越来与激烈,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负面因素,作为人数庞大的高中生群体,其面临压力的现状值得重视。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存在的不当,都会引发或加重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蔽性、偶发性等特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发现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急情况。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高中校园危机中最易发生的心理危机做出概念界定和多维分析,而后结合危机管理的PFDHRSP+C模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相关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