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逻辑理路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文章深入剖析亲人、教师和朋辈“三位一体”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逻辑架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对塞里格曼和彼得森相关理论的深度阐释,解析社会支持系统各要素如何助力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并揭示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 智能评测视域下作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索——以跨学科作文《科学日记:水沸腾了》教学为例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教-学-评彼此割裂,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贯穿教-学-评三个环节。智能评测立足大数据、智能化,有效解决作文评改的痛点、难点,为作文教学的三位一体提供可能。基于智能评测的作文教学三位一体策略包括:制定目标,打好教-学-评一体化基础;贯穿目标,畅通教-学-评一体化流程;检视目标,确保教-学-评一体化有效。

  • 合作经济组织何以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基于对浙江省“”农合联的考察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摘要: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域新形态,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论述,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更好适应了分散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现实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在价值功能上,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分配均等化和服务普惠化。在实践路径上,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通过服务带共富、合作带共富、改革带共富、数字带共富以及融合带共富等路径,优化了乡村资源供给、提高了农民组织程度、提升了农民共富能力。新阶段,浙江省“三位一体”农合联应加快构建完备的为农服务体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平台资源承接整合能力,形成乡村共富主体广泛参与和集体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 本体论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高质量发展:理论范式与建构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其功能与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学生社区往往被简化为物理意义上的"建筑容器”,忽视了其作为教育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维属性。本文突破传统经验研究范式,从存在论哲学出发,构建“主体间性-空间生产-治理理性”三位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解构学生社区的本体存在形态,揭示其从物理实体向教育场域的本质变,提出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育人生态系统的现象学重构”。

  • 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公益研究》

    摘要: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不可能有成功的慈善事业。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总体滞后与其崇尚欧美慈善而缺乏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密切相关。基于自愿捐献应尊崇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中外慈善发展路径差异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现阶段慈善实践的现实逻辑,中国迫切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特质应当是慈善原色、现代性底色、中国本土本色“三色同构”,即“慈善的‘自愿、公益’原则+现代慈善的‘平等、法治”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烙印与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基因”。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体系结构宜采取“基础”+“主体”+“补充”三位一体的大慈善架构,即以扎根基层、广泛动员的社区慈善为宽厚的基础,以组织化、专业化的现代慈善为主体,以个人网络求助及其他民间自发互助等为补充的格局。面向未来,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取向应当是扎实推动慈善理论创新、扎实推进慈善政策完善、扎实推进慈善实践发展三管齐下,以实现人心向善、人人行善、各类慈善形态百争流的全新局面。

  •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工会工作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从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工会工作研究宏观背景入手,阐述了新质生产力概念与核心要素、特征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的影响及企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概述了工会面临职工技能需求的升级、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工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即技术更新快、产业结构调整等变化对劳动关系和企业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工会工作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和职工技能,参与民主管理,进一步分析工会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工会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职工技能、创新能力和工会组织能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需通过思想引领、技能升级、机制创新和生态协同等多维策略,激发劳动者创新动能,实现产业变革与职工权益的平衡发展。通过全面深入研究,旨在为工会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基于“”融合发展理念的新质人才培养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1-20

    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因此新质人才需具备创造性、数字素养、跨学科素养和实践精神等特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强调教育、科技与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融合,对于新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三者合力有利于整合多方面资源培养新质人才、有利于完善新质人才的培养手段、有利于构建完善的新质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要想培养高质量的新质人才,需要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精准的人才需求来促进新质人才的成长。因此,“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下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构建智能化数字教育体系、强化技术创新与转化机制、精准对接人才的供需市场等路径来实现。

  • 因“融”而兴:科教融汇政策演进、内在逻辑及拓展进路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科技竞争新态势,科教融汇成为我国破解创新链梗阻、培育战略人才的核心路径。基于政策演进视角,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教融汇“体制分离一互动结合一系统整合一战略融汇”的螺旋式发展历程,揭示其“需求牵引一制度创新一系统协同一生态重构”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国家战略层面的统筹规划与动态适配需求是政策选代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是破除体制壁垒的关键抓手,分层分类推进策略是资源高效配置的核心经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提出深化“三位一体”战略布局、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制度供给、推进高水平开放、厚植创新文化等拓展进路,为构建“教育一科技一产业”创新生态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