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实践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征。对民族地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讨应立足于民族地区特定的文化现实背景。以西藏E市N中学为田野调查点,运用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从教师自我知识、学生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反思知识四个方面对一位新手教师一Z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西藏农牧区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存在着自我认识模糊、职业幸福感低、对学生认识片面、跨文化教学能力不足、教学反思被动等困境。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来源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三个方面。建议可以从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建立情感支持体系、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师专业和全人发展、提升教师行动能力等方面促进西藏农牧区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发展,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技术焦虑”与“技术应付”的两种状况。究其原因,其实质是高校管理者存在“技术崇拜”的认识思维。“技术崇拜”思维的作票,根本在于高校管理者存在教学加数字技术的优势假设,将“现代”简单等同数字技术以及在教学评价中偏重机器评教而轻视人的主体体验。因此,要走出“技术崇拜”的误区,需要在认识上以“技术理性”回归对教师“人”的重视;在关系上形成“人师”学生与“机师”的三维互联;在样态上建构教育场域中协作共栖的良性“技术生态”。从而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走出困境,实现人与技术的共生发展。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针对当前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需求,以文化空间理论为视角,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从历史文化空间、经济地理空间和文化价值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个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逻辑与实践。历史文化空间的存续与复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活场域,经济地理空间的转型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文化价值空间的传承与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空间正是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活态空间”。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个案形式对其空间逻辑与实践进行学术思考,研究范式上较具创新意义,可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西南边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