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摘要: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推动“十四五”期间全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响应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的档案工作举措。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讨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一方面分析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现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明确价值共创理论对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另一方面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四个区域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出发,梳理出多主体协同驱动的、政府主导的、特色资源驱动的、基于自主创新的四种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并对这4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建立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构建区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筑牢技术融合创新底座等价值共创视角下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优化策略。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随着共享经济与知识付费产业蓬勃发展,音频平台迅速兴起,而在线音频平台为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喜马拉雅FM平台与主播协同发展的过程以价值共创为核心目标,资源的交互和分享是平台价值共创营销的根本。价值主张、消费者转化两个维度构成了平台与主播价值共创的前期要素,内容生产、内容运 营、主播培育构成了平台与主播价值共创的保障体系,粉丝互动对价值共创过程起到了调和维系的作用。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当前社会,档案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库,其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实现服务价值的共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档案事业现代化视域下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的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与路径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内外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与路径的比较,提出了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的改进策略。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协同治理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作为国家治理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国家审计与有为政府建设协同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然而,组织间的互动逻辑、交互关系与价值创造效应在新发展格局下还有待深入剖析。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与有为政府建设协同呈现出传导、聚变、耦合的递进交互的演进过程;“价值链接”“制度嵌入”“技术契合”是演进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和驱动协同的三大关键要素,由此可将协同关系概括为“三合”,即融合(价值链接)、整合(制度嵌入)与契合(技术契合)。进一步构建协同要素矩阵模型后发现,二者协同具有非线性叠加效应、自组织效应和协同网络共生价值效应。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摘要:[目的/意义]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是推动“十四五”期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举措。[方法/过程]文章依据价值共创理论,在总结数字时代经济领域品牌价值共创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领域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核心要素的特殊性,进而提出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的核心要素,并从主体层、平台层、资源层和传播层构建以政府部门和图书馆等机构为主导,用户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价值共创模式。[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数字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多元与统一、融合与智慧、赋权与融入、互动与体验;搭建目标统一框架,构建资源整合生态,探索品牌体验机制,挖掘数字赋能潜力是价值共创视域下实现该模式的有效路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治理已逐渐成为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出发,对城市社区数字治理的价值共创进行了概念解析,并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框架,构建一个以“价值共创动力--价值共创过程--价值共创结果”为轴心的城市社区数字治理价值共创行为框架。通过对日市数字化平台进社区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城市社区数字治理在价值共创过程中存在数据碎片、数字鸿沟、数字悬浮和价值缺失等现实困境。为此,从横向连接式治理、上下互动式治理、纵向驱动式治理和深度创新式治理四个方面对城市社区数字治理路径进行了探索。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标准是贸易便利化的“推进器”,如何通过“标准协调”实现高水平开放的价值共创目标是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梳理中国与 25 个国家标准协调事件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中国标准协调的动态变化及规律,并对中国标准协调模式进行国际比较,进而从价值共创角度分析中国如何以标准协调扩大制度型开放。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标准协调呈现不对称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中国主动向他国标准协调数量多于他国向中国标准协调数量。其中,行业标准协调正向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高技术领域迈进。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协调模式不同,中国标准协调事件数量与增加值率负相关。同时,无论是中国向他国标准协调,还是他国向中国标准协调,均能促进双边国家及关联的第三方国家间的价值共创,即中国标准协调的目的在于深化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实现价值共创和发展成果共享。上述结论不仅为我国实现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如何通过标准协调实现价值共创来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经验证据。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价值共创视角有助于分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价值共创在高校有组织科研中的表现,包括国家战略与高校行动的协同、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的融合、自由探索与集中攻关的平衡、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等多个方面。分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逻辑,可指向相应的实践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整体的布局规划、功能定位、运行模式以及生态氛围的营造。通过切实地实施这些实践策略,能够有力地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战略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呈现出多产业融合、多主体共生的形态。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村庄资源禀赋与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农文旅产业融合形态多样。本文基于青海省德吉村、重庆市华溪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毛竹山村的实践,提炼出以共生资源池为基础、以共生单元交互为核心、以共生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运营机制。由于驱动力的均衡性存在差异,三个村庄分别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共生运营模式、自下而上的村企结合型共生运营模式和多方联动的平衡型共生运营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存在各主体的共生价值目标不一致、产业融合项目同质化严重、利益联结机制的责任边界不够明晰等问题。在现阶段,各村庄主体应当依据实际的产业基础条件、资源要素状况及社会关系结构等选择合适的产业融合共生运营模式,产业发展需遵循效率原则,合理统筹规划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共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以运满满为研究案例,对车货匹配平台的价值创造活动展开研究,分析平台价值创造逻辑的演进,从中归纳运满满的成功经验,为车货匹配平台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究发现:车货匹配业务是多个参与主体的价值共创活动,物流平台企业介入车货匹配业务后,促使新的车货匹配生态系统的形成,不仅使车货匹配平台的价值共创活动从车货匹配业务向其他增值业务延伸,也使价值实现的要素和价值共创的参与主体产生改变;平台经历了从“再中介化”到“去中介化”的演进,车货匹配生态系统内部“社会价值”的持续创造,为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提供了条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JN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小农户通过联盟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通过联盟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共创;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主要经历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转化、杠杆利用三个阶段的资源编排,盘活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户自身特性等情况下,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价值共创模式能够弥补合作生产模式中忽视公共价值的缺陷,对于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具体表现为村民主体性的有效培育、乡村能量场的积极塑造、公共性秩序的良性建构和服务型政府的质量打造。基于F省Z市“数字坂里”平台建设的实践案例,探究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中“价值共创”的实践逻辑与路径指向。结果表明:坂里乡通过数字平台统合公共事务、数网协同共治基层难题、全景敞视助推多元参与和领导在线深化行动落实,从而推动乡村数字治理中“价值共创”的实现;“驱动在场”构筑价值共创的实践逻辑,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中表现为村民主体的激活与互动、行政主体的激发与赋能、权能部门的统合与联动以及过程与结果价值的统一。据此,建议以“人技互构”为指引,从推动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的转型、促进在地合作向脱域合作的升级、增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组织的联动以及责任型政府与互动性政府的构建等方面提出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中价值共创的实现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消费者参与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在理论分析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可通过知识共享、顾企互动、自主创新3个维度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并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同时,价值共创具有中介效应作用,正向提升消费者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也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跨境电商是全新的贸易和销售方式,直接面对世界各地不同背景和多元化的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具有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与独特的创造愿望,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创意资源。通过价值共创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成为了跨境电商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产品设计与产品营销两个阶段、创意共创与创意选择两大体系,建立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的四种类型对品牌偏好的影响模型,并展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意选择体系主要影响品牌识别,创意共创体系主要影响品牌形象,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都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元宇宙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沉浸式体验和去中心化特征催生新的价值共创范式。首先,系统梳理价值共创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脉络,然后以动态能力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视角和行为视角阐述了元宇宙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为深入分析元宇宙价值共创的演进逻辑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共存式和共生型两种形式推理元宇宙价值共创的演进逻辑,探究驱动共存式元宇宙和共生型元宇宙的理论前因,并从动态能力视角阐述了共存式元宇宙和共生型元宇宙的形成机理;最后,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行为和认知演进,探究共存式元宇宙向共生型元宇宙演进的逻辑。结论表明:共存式元宇宙是经娱乐体验和认知积累构建而成;共生型元宇宙是由共创主体协同网络自发构建而成;从共存式向共生型转变,是元宇宙价值共创范式演进的必然结果。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服务化转型是我国制造企业解构和重构经营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新趋势。现有研究已开始探索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前因,但多种前因要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外部资源与内部能力的协同耦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尚不明晰。本文基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存在的“资源刚性”和“惯例刚性”双重困境,从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协同耦合的视角,探究不同要素组态下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以60家制造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fsQCA方法分析发现,制造企业高服务化转型具有三种组合路径,价值共创和数字化能力之间存在“多重并发”效应。进一步聚类分析发现,可将这三种路径归结为强数字化整合能力的能力拉动型和强主体多元化的资源推动型两种类型。上述结论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前因组态研究成果,并可为服务化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9-11
摘要:[目的/意义] 针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用户参与难题,结合助推理论而设计相应策略,有助于“助推”用户深化参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研究设计/方法] 基于助推理论,提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用户助推”概念并分析其特征;围绕用户助推的实现,分析用户参与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决策过程,通过用户访谈,掌握不同决策过程中的障碍及助推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策略。[结论/发现] ①用户助推,是借助平台服务,以非强制性的策略设计,优化用户参与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行为决策过程;②用户助推基于“社会人”视角,采用微干预策略,结合“直觉导流”与“理性纠偏”,关注用户行为决策过程优化;③从“临界接触”到“价值共创”,用户将经历4个决策过程,应分别采取“直觉导流”与“理性纠偏”,消解不同过程中的决策障碍,以深化用户参与、实现价值共创。[创新/价值] 从行为决策视角出发,关注用户直觉本能,补充现有用户激励理性方式,以“助推”突破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困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探索了电商品牌直播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感知价值和绩效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构成与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主播与消费者的交互行为不仅对感知功能、情感、社会、成本四种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影响,还对品牌直播间消费者购买意愿和用户黏性存在显著正影响;(2)消费者之间的交互行为不仅对感知功能、情感、社会、成本四种价值属性存在显著正影响,还对品牌直播间用户黏性存在显著正影响;(3)感知功能、社会、成本三种价值属性对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影响;(4)感知功能、情感、成本三种价值属性和购买意愿对用户黏性均存在显著正影响。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电商直播间营销对策,以供参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也是拓展乡村公共服务惠民空间的有效路径。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革应以价值共创为行动方向,价值共创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寻求生成和持续的机会。“结构-过程-结果”框架有助于系统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内容特征与运行机理。在结构维度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参与、促进组织技术同化、创新服务生态系统;在过程维度上,乡村公共服务价值共创通过数字技术驱动的主体互动与资源整合得以实现,可将其视为“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的系统过程;在结果维度上,数字技术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促进了数据能力、连接能力与决策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个人价值、平台价值与公共价值在多层次网络结构中的交互跃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关注的重点工作,而数字农村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近几年,“直播+电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在“精准扶贫”和“直播带货”的带动下,农村电商直播正迅速发展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直播电商的发展状况,归纳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价值视角解决农村电商直播创业模式的优化问题,以期为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