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摘要:粉丝经济背景下,追星成为资本推动下的欲望消费,追星成为粉丝权力的购买与落实,这一过程中,粉丝体验如何,为何离场,直接决定着粉丝经济的根本命脉。文章基于粉丝情感劳动及对社交媒体使用所引发的倦怠,提出“追星倦怠”这一概念,致力于探究影响粉丝追星倦怠的因素。文章对有过追星倦怠和脱粉经历的粉丝进行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法进行编码,发现偶像、粉圈、个人、公司因素共同影响粉丝的追星倦怠。了解粉丝为何离场的原因,是未来情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有助于相关公司、相关机构调整策略,保持对青年群体的经济、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的长久影响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在功绩社会中,受资本驱动的绩效激励既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产生了诸多隐性的反噬效应。立足资本驱动与功绩社会相互作用对绩效激励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绩效激励过量的肯定性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可穿透性等异化特征,讨论了绩效激励倦怠诱发的过劳症、注意力缺乏多动症和创新“梗阻病”等反噬效应,反思了如何更合理地运用好绩效激励这一“有用之用”工具。本文提出:在绩效激励契约中,要把作为功效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因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设计绩效激励机制时,要更加敬重并保持对每一个个体及其组成团队有限性和差异性的意识;在绩效激励方法的运用上,要更加小心规避信息穿透性和透明性带来的暴力。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1
摘要: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成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以继续教育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剖析学习倦怠现状,从学习动力匮乏、兴趣低迷、行为消极等维度呈现问题表征。继而从内因的个人目标迷茫、自我管理欠缺、挫折积累,外因的社会认可度低、教学模式僵化、支持服务缺失探究成因。创新性地提出课程思政赋能策略,通过重塑学习价值认知,深度融合思政与专业知识、榜样引领;优化教学管理,推行多样教学法、强化互动、完善支持体系;营造校园文化,开展思政活动、打造学习社区等多路径破解学习倦怠困境,为提升成人教育实效提供新思路。
分类: 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为探究生命意义感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纵向中介作用,从贵州省铜仁市三所高中选取366名高一、高二学生,使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为期十个月共三次的追踪测试。结果发现:(1)生命意义感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且有长期作用;(2)生命意义感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又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实现这种影响,并且这种中介作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该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培养生命意义感以及增强心理韧性两个方面来缓解高中生学习倦怠。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职业倦怠问题与教师的情绪紧密相关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本研究对53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情绪智力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情绪劳动策略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高校教师情绪智力负向预测职业倦怠;②情绪智力与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的情绪劳动策略呈正相关;③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与职业倦怠显著负相关,表层行为与职业倦怠显著正相关。④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在情绪智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作用效用达 29.5%。以上研究结果既丰富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又为干预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摘要:[研究目的] 探究用户隐私如何影响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创新用户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论解释,提高用户隐私安全性,优化社交媒体用户服务。[研究方法]研究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引入隐私边界管理这一调节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隐私关注、自我披露、隐私边界管理和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讨论隐私对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结果显示,隐私关注越高的人隐私边界管理意识也会越强,但不断模糊的隐私边界降低了隐私边界管理的实操性,会使人产生“倦怠感”,转而采取更为消极的隐私保护行为——“抑制”,即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或终止在线行为。另一方面,虽然用户会担心自我披露带来的隐私风险,但隐私关注并不必然降低自我披露意愿,相应地也不能直接造成社交媒体倦怠。隐私边界管理与自我披露意愿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人们会通过隐私边界管理为自己设置一个安全的隐私披露范围,控制隐私边界的连接、渗透和所有权。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关注教师生命的内在景观,提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追求,促进其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与专业成长。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通过开展协作教研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让教师都能获得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重构教师关系、教研内容、教研组织、教研价值,推动教师角色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配套制度,保障协作教研的有效开展以及教研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为探讨反刍思维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68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反刍思维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倦怠;(2)心理韧性在反刍思维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生命意义感调节反刍思维对学习倦怠的直接路径。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力量模型揭示了学习倦怠形成的内部机制,为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算法控制是数字零工平台的显著特征,零工工作者对算法控制的感知差异会影响其工作态度及行为,但鲜有研究关注感知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对430名零工工作者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探究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双路径作用机制,以及谋生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在感知算法控制与离职倾向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即感知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提升零工工作者工作倦怠,增强其离职倾向,又可以通过提高零工工作者工作投入,降低其离职倾向;谋生工作价值观负向调节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而正向调节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此外,谋生工作价值观还调节了工作倦怠、工作投入在感知算法控制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零工经济领域员工离职倾向的理论研究,为数字零工平台的算法控制实践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