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通过行动者网络“关系重塑-利益联结-动态调适”实现异质行动者行动一致的治理样态,其关键在于核心行动者借助行动者网络联盟创造公共价值,以高度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联结夯实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以持续的动态调适保障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长效。据此,建议通过核心行动者构建异质行动者网络、多维度满足异质行动主体利益诉求、动态调整行动主体及其目标等途径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国家资源下乡重新塑造了农村基层治理。国家通过部门向农村基层供给基本公共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迅速改善。同时,农村基层也普遍出现了公共品供需错位和供给低效,基层治理在规范化的同时,重点也转向完成上级部门任务,迎接上级部门检查监督。“为了群众”移向“为了上级”,脱离了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和依靠群众。干部干群众看,基层治理中出现了“悬浮型内卷”。湖北省部署“共同缔造”试点,试图借用基层自治的优势,通过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协作,在国家输入资源基础上建立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机制,改变当前基层治理中的困境。湖北省共同缔造实践本质上是对基层治理现代化2.0版的探索。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1-07
摘要:文章以湖北省武汉市“智苑社区”为例,尝试提炼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共同缔造机制。首先,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文献综述。其次,采取案例访谈和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就“智苑社区”的先进经验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智苑社区”形成了党建引领,“大党委”机制多元联动打造共建格局;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发动群众构建共治样态;多元协同,内外协力实现共享成果等先进经验。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居民参与、创新治理模式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以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在分析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基于湖北省典型案例,深入探讨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现实障碍与破解策略。结果表明:共同缔造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等五大路径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缔造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农民参与边缘化、社会主体影响有限、政策执行有偏、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据此,从积极探索农民参与机制、加强社会主体影响力、提升政策执行水平、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破解策略,从而有效整合多元力量,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同时,加大外生力量投入,内外协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高效发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7 合作期刊: 《理论月刊》
摘要:基层善治能力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减轻基层负担与筑牢基层基础的合理均衡将关系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性。作为联结政府与社会的治理前沿,基层组织通常承担公共政策对象和政策执行者的双重角色。由于基层治理模式、治理体系以及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筑牢基层基础与减轻基层负担在边界内容、执行力度、短期安排与长远布局等方面存在值得关注的张力。这对新时代国家治理转型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减轻基层负担与筑牢基层基础相统一,注重构建和完善权责利相匹配的基层治理模式与党建引领条块协同的治理机制,重视问责与激励的合理均衡,重构秩序与活力兼备的基层社会,积极探索基层善治目标有效达成、治理资源节约高效以及社会充分认可的治理之道,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向上整合、向下减负以及上下交互赋能的多重治理目标,进而驱动国家善治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匹配程度关乎基层治理有效。注重政府、社会和民众行动相统一的共同缔造增强了国家善治能力,也为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通过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阐释共同缔造赋能基层善治的机理,案例实践研究发现县域基层社会治理逻辑与“操作集体制度”的选择逻辑相耦合。在操作选择方面,共同缔造能够助力条抓块统型治理机制的构建,强化治理主体的系统联动,激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集体选择方面,共同缔造可以增强公共治理效能,优化治理结构:在制度选择方面,共同缔造通过深化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为提升善治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更加注重治理场域、回应能力、技术赋能和社会关系的优化;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育内生力量、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基层组织能力并增强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