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3—2022年沪深 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 ESG表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且这一发现在一系列严格的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有力支撑。进一步进行机制分析发现,ESG通过强化创新能力与提升信息透明度,有效驱动了区域经济的正向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此正面效应并不显著受限于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而是展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尤以东部与中部地区为甚,显示出这些区域实施 ESG战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研究强调了社会与治理维度的ESG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它们不仅是企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学术交流》
摘要:区域导向型政策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抓手,地方政府作为这些政策的实施主体,其实施方式既受到了特定政策目标和地区票赋的影响,又直接决定了政策效果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的实践中,政府实施区域导向型政策的方式主要有干预主导型、自发合作型及培育引导型三种。三种实施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实施特点和适用条件,对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干预主导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直接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缺少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机制;自发合作型的实施方式一般通过细化分工、加强协作,实现各区域共同发展与繁荣;培育引导型的实施方式能够充分地引导和调动市场力量,有助于形成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在制定区域导向型政策时,应合理设计政府实施方式,更好地协调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区域导向型政策的效能。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发展数宇经济和区域经济,落实金融强国战略。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是区域整体一体化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文章分析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现状,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机制,并提出具体措施。研究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可提商金融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支持区域金融政策调控。建议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助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与发展成果共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众多文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但对区域差异敛散特征及其变化速度的认识存在分歧。据人均GDP流量指标检验收敛性的传统方法,难以揭示资本积累与跨区流动的长期影响,需要由国民财富存量视角给出重要扩展与补充。研究发现:落后省份人均财富增速更快(存在B收敛),但无力遇止省际绝对差异持续拉大(不存在o收敛);物质资本投资因高度市场化可迅速调整,人力资本流动对收益率差异有充分反映,推动Y/K与Y/H实现区域均衡(兼具B与o收敛)。为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应注重对国民财富各类资本的“投资组合管理”,加快建成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以改善配置效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过区域经济规模与水平同步增长、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平衡加剧、空间发展多中心模式等特征。进入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等新特征。然而,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合作不够紧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为此,要明确区域发展战略的中长期思路,通过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等路径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地理标志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作用机理,立足广西地理标志产业的客观数据,深入挖掘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省份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提出挖掘地理标志潜在资源、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扶持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健全地理标志标准体系5条广西发展地理标志产业的路径,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产业转移是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转移的动态过程,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国内外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河南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产业基础良好,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得出影响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如营商软环境不够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不足、承接产业附加值偏低、缺乏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等问题,影响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后的溢出价值。据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期提高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天津一直是我国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培育认定了“津农精品”品牌225个,包括小站稻、沙窝萝卜、下营山楂、劝宝韭菜、麻酱鸡蛋和黄板泥鳅等,优质农产品数量多,但仍存在农产品品牌基础薄弱、数字化营销方式较少、缺乏创新、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经济为背景,分析天津农产品发展现状,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制定农产品营销策略。本文建议天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可从协同联动,提高天津区域品牌竞争力;人工智能驱动,构筑天津农产品营销信息生态;数字媒体融合,推进农产品营销;构建虚拟场域,挖掘农产品文化底蕴;挖掘预测需求,创新精准营销策略;深入探索体验,创造休闲娱乐销售策略;加强专业农产品人才培育等方面提高天津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助推天津农业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民营经济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面临着更多制约因素。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内部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完善保障政策落实的各项举措、着力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发展内生力、聚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项要素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科技支撑云南产业强省建设,是云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云南省传统产业大省迈进新时代产业强省的重要抓手。当前,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在产业、最大难点在产业、最大潜力也在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强调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向产业强省跨越对云南省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有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实现向产业强省跨越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本文就科技支撑云南产业强省建设的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等问题作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如何用科技加快产业发展提出思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广西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深入分析,探讨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影响。研究发现,广西数字金融在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上均呈现显著增长,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但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且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深度。此外,结合广西数字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未来数字金融的发展策略,包括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数字金融持续稳定的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粤港澳三地青年融合发展、双向流动是历史发展潮流方向,支持鼓励引导广东青年到港澳地区就业创业,有利于缓解内地就业压力、提高广东青年就业质量、促进港澳经济建设和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重维度探索广东青年赴港澳就业创业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对通过科学发展数字经济扩大消费市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8年全国31个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普及程度、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网络消费覆盖率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数字基础设施普及程度、数字“新基建”投资规模及网络消费覆盖率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通过科学发展数字经济扩大消费市场的具体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