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继承了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充分彰显出大一统的时代特征,秦汉统治者对大一统精神的坚持、适度保证“因俗而治”的制度机动性,以及妥善处理好民族观念,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于当下之边疆治理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23
摘要:通过对原始档案、地方志等相关文献的梳理,探究 1950-1958年福建省仙游县制糖业发展情况及历史经验,发现20世纪50年代初的仙游县制糖业在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及提升甘蔗产量、推动制糖机械化、引进推广糖业生产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加强党纪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方式。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了巩固党的内部团结、树立党的外部威信、整顿党的不正之风,以加强党纪教育为重要抓手。他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深化党纪律教育的理论深度;依托报纸期刊,增强党纪教育的舆论广度;活用文艺作品,提高党纪教育的情感高度;借用典型案例,强化党纪教育的现实力度等,形成加强党纪教育丰富实践,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素养和纪律意识,塑造了坚强勇敢的革命队伍,有力支援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为新时代推进党纪教育走向深化提供了思想启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开展反贫困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积累形成了宝贵的反贫困斗争经验。这一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将党的领导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至上作为反贫困斗争的价值立场、坚持把改革与发展作为反贫困斗争的重要举措、坚持实事求是调整反贫困斗争的策略等,对未来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推进相对贫困治理,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分类: 政治学 >> 外交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军事外交是国家军事力量的非暴力涉外运用,是大国以和平方式实施国家对外政策、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自法国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建立现代武官制度以来,不同时期主要大国形成各自独特的军事外交实践模式,为后来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军队秉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借鉴历史大国经验教训,积极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外交观念,形成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观、结伴不结盟的合作观、弘义融利的义利观、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重在管控的风险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军事外交实践,开创了大国军事外交新范式,为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4-23
摘要: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深刻贯穿和彰显着党认识自身历史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都注重坚持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的阶段性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既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又厘定了二者的区别;第二个历史决议既厘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区别,又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个历史决议既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经验,又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普遍经验。二是都注重坚持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全面解决了党当时面对的历史问题,重点剖析了“左”倾路线的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第二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了建党60年和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经验,重点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重点突出总结新时代的成就与经验。三是都注重坚持总结成就和分析失误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总结了成就,又分析了失误;第二个历史决议既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又直面党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曲折;第三个历史决议既聚焦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又指出了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挫折,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强调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上可能遇到的风险与挑战。四是都注重坚持已有结论和最新认识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使全党对建党以后的发展历程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第二个历史决议在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最新认识和发展;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前两个历史决议等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灾害治理是人类生存发展需面对的一项永恒课题,是我国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个大局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灾害治理已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时期,亦可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奠基立业—固本强基—守正创新”三个阶段。在我国灾害治理的演进过程中,已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党的领导、促进社会参与、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等具有时代共性、适用于现阶段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我国应推动人民性与政治性有机统一,提升党的领导力,构建灾害韧性治理共同体,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从而推进灾害治理转型。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平均主义在党的百年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复兴历程中曾反复出现,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囿于传统小农经济,领导与革命经验的缺乏及“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平均主义在土地改革、阶级政策、政治生活、军事策略、生产分配等领域不断滋生并蔓延,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在革命形势和党的建设双重因素促发下,党自省并开展了反对平均主义斗争,积累了诸多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平均主义在干部考核、绩效分配、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再生及变形意味着,反对平均主义依然是新时代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4-02
摘要:平均主义在党的百年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复兴历程中曾反复出现,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囿于传统小农经济,领导与革命经验的缺乏及“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平均主义在土地改革、阶级政策、政治生活、军事策略、生产分配等领域不断滋生并蔓延,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在革命形势和党的建设双重因素促发下,党自省并开展了反对平均主义斗争,积累了诸多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平均主义在干部考核、绩效分配、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再生及变形意味着,反对平均主义依然是新时代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回溯了中国商业的百年发展轨迹,展现其由封闭保守至开放先进之巨变,历数重商思潮、官僚资本膨胀、革命时期商业勃兴、“公私合营”实践、改革开放红利释放及新世纪全球舞台新定位等转折点,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商业演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等原则,引领中国商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不断推动中国商业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和提升治理能力,引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9-06
摘要:1937年之前,陕甘宁地区文教事业落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几近空白。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创办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设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管理机构、明晰课程设置、统筹教材教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与经济生产的发展。得益于陕甘宁边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体系的日臻完善,大批职业技术人才被送往一线岗位以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弥补了边区的“知识”漏洞,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陕甘宁边区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原则、坚持同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办学方针,这些重要经验在有力推动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上的重大节点和转折关头,先后制定和通过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并辟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彰显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承载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凝结着全党的集体智慧,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推动党和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7-22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首要内容。从历史逻辑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的充分运用。从理论逻辑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艰巨任务和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