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展览“半路出家——鲁虹艺术档案展:2013—2019”记录的是从2014年到2019年,合美术馆创办以来的5年间,鲁虹先生的心路历程、工作状态,工作方法及工作成果——理性中有激情,扬弃中有坚守。正是这种独特视角,也赋予了美术馆与美术史关系的独特意义。同时,此次展览也是对合美术馆创办5年以来的工作,包括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四个方面做了一个系统的阶段性回顾。
分类: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兴边富民行动是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政策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国家治边领域的充分体现。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二十五年间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探讨。研究表明:兴边富民行动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年发文量较小,但发展势态良好;该领域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团队,且研究机构分布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在研究热点方面,主要聚焦在理论探索、经验模式梳理、绩效案例和政策建议方面。在研究展望方面,研究过程要将绩效评价的单维向多维度拓展,核心观点上要将兴边富民行动的实践目标和推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有效衔接,研究方法上要突出多学科“共治”和点面结合、定量和定性结合,路径优化上要进一步优化边疆地区政策体系的差别化政策建议和促进边疆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财政与国家治理议题已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对清前期相关研究的总结能够推动这一议题的进步。清前期财政体制的研究呈现出国家财政集权设计与地方分权现实并行的基本面貌。已有研究显示,清前期的国家治理既运行于这一财政逻辑之上,其治理实践又对财政体制有所修正。定额化的财政体制影响了国家治理能力,地方实践的研究提示出治理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总体而论,本议题在时空的比较研究、跨学科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还有可提升之处。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摘要:2024年,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学者在语言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绘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画卷。主要特色包括:更加密切地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更加关注技术革命带来的新问题;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更加关注学术研究的国家意识、中国主体性构建;更加努力地推进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创新。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丹砂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重要矿物,早在石器时代即被我国先民认识和利用,开发历史悠久。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古代丹砂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11至1949年的研究兴起及初步发展阶段,1949至1978年的研究曲折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的研究迅速发展和全面推进阶段。三个研究阶段各有特色,但整体反映出丹砂研究范围更加宽广、成果日益丰硕、研究方法越发多样、研究的内容特色更加突出、研究的国内外交流逐渐频繁等趋势,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然20世纪以来的丹砂研究仍有许多可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扩大、改善研究人员的队伍及构成、丰富研究内容、注重新资料运用、开阔研究视野及创新研究方法等。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复制研究是将原始研究在具有差异性的情境中进行复制的科学研究方法。复制研究能 加强理论的外部效度,使理论得到泛化和发展,是科学知识前进的核心动力。然而,在公共管理学 科中①,复制实验仍不发达,尤其缺少过程规约与评价指标。本研究基于华乐勤等人在2018年发起 的复制研究“七个决策点”理论框架,开发出量化编码薄,对公共管理学科中的17篇复制实验进行 26项系统回顾与讨论,并解释如何稳健有效地进行复制实验。研究发现,现有复制实验在内部效 度、外部效度、建构效度,复制具体方法和实验基本规约三大方面均有欠缺。基于本次编码实践和 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了可供未来学界参考的复制实验议程:其一,将产生并发展于西方社会与文化 背景下的管理学理论假说复制于中国情景下;其二,开展比较复制实验,以期加强或证伪理论、识 别理论边界条件,推进理论的泛化。本研究为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复制实验提供翔实的操作步骤,以 期与同仁共同提高复制实验研究的科学属性。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数字出版研究》
摘要:数字出版是出版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和相应的管理手段创新作用下产生的新模式,技术与管理要素正在推动出版融合发展走入深水区。2011—2020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国数字出版工作的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数字书报刊、数字教育、有声阅读、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数字出版产业领域的规模和发展效益稳步提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平台不断涌现并加速应用;产业正在迈向生产传播一体化和运营服务智能化的深化发展阶段,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产业特征方面表现出内容精品化、产业平台化的趋势,业态模式创新速度较快。未来,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创新生产关系框架,推动我国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今天,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美术馆定义发生了根本转变。其职能也由注重收藏与研究转向了发展服务,强调展览的交流与互动,关注其娱乐性与观众体验互动。这些转变推动着美术馆展览方式与空间规划的变革,使得展览不再拘泥于博物馆式的陈列模式,以多种形式介入展现更加自由融合、开放互动的新体验。本文将以“辟新·更生——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为例,从美术馆展览空间、当代艺术作品与美术馆空间关系两个方面分析研究美术馆展览空间与展示效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可以为当前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指引和参考。目前学界对于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缺乏历史性整体性、视野不足等问题。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在历史维度、论题论域、全球视野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恢复发展,物流需求稳步复苏,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物流供给质量稳步提高,物流运行环境持续改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稳步转换,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全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二是提质增效降本稳步推进;三是供应链物流引领转型发展;四是一流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五是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六是物流网络布局均衡发展;七是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八是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但是,我国物流业也面临一系列比较紧迫的问题,结构调整叠加有效需求偏弱,物流需求仍处于恢复期,需求不足企业占比较高,企业经营普遍承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低于GDP增速,短期内行业新动能难以撬动存量大市场,现代物流正进入温和增长阶段,需要妥善应对。我国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建设物流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尽管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工作,但是无论从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等宏观层面看,还是从市场主体、方式手段、主要环节、政策措施等微观方面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推动降本的难度仍然较大。为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竞争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物流低价格、低效率、低效益的现实,通过激发物流需求侧变革动力、再造物流全链条组织方式、用好物流新质生产力、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供应链韧性安全,打造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可以预计,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10-29
摘要: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教学策略研究主要经历了教学策略的初步探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研究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教学策略融合研究等四个发展阶段,在教学策略的涵义、类型、内容和有效性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教学策略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开展基于教学证据、教学理论、实践经验的综合研究;推进认知型、情感型和课堂管理策略的综合研究;推动教师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设计策略和媒体运用策略的融合研究。
分类: 政治学 发布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了根本遵循,标志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进入新时代。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学界对国家安全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为先导、加快国家安全学及其学科理论研究和推进中国本土化国家安全学自主理论体系探究的新格局。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日益清晰明确,国家安全学理论本土化进一步彰显,国家安全学理论构建日趋完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稳步推进。虽然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存在一些短板,但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有所作为,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为此,中国学界需要做“深”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厚度和深度;做“专”领域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强化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做“强”工具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凸显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实效性。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1-04
摘要: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98篇,论文来源期刊以及作者所属地域比较集中。通过转载论文围绕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培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作业设计与命题研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