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6
摘要:师德是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的重要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时代背景、师德建设的内涵、师德建设的价值等方面论述师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作为教育家精神的直接表达,师德践行能力是教师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能力。通过对10份国家级师德规范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中小学一线教师、高校专家和中小学校长等主体的多轮咨询反馈,构建了包含理想信念、职业情怀、关爱学生、从教素养等六大维度的师德践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一套师德践行能力情境判断测验问卷。进一步分析发现,理想信念与关爱学生在评价指标体系六个维度中处于核心位置;情境判断测验题目信度和效度优异,契合于师德践行能力评价。建议学校管理者积极推动师德践行能力评价由观测内隐转向识别外显,探索师德与专业能力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师德评价共同体发挥多主体协同作用,不断提升师德评价效能,推动师德建设的持续改进。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高等教育进入智慧教育阶段,传统的师道、师德、师技观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正在被解构,需要与时俱进地批判性重建,其未来图景是智慧之道、智慧之德、智慧之技,但要规避“拜物教”的复活,实现多样性的“自由个性”。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06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引领,它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行为规范。立足于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背景,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阐述其价值,并分析了师德师风的建设机制:教师先通过自我认知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外在规范要求内化为道德自觉;经由教学实践将其外显为具体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学校通过制度建设与氛围营造,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必要条件;社会通过塑造积极的社会风气,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外部环境。在多方协同作用下,形成集体共享的师德师风文化氛围。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定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不“知”难“行”、“知”而不“行”、“知”而难“行”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必须加强教师对“知行合一”内涵的认识,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统一、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统一、个人修养与职业规范统一原则,通过深化组织文化培养、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等“引”“激”“育”手段,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师德评价是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四有”好老师的有力支撑,更是造就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师德评价实践中,存在评价过程“唯程序化”、评价目的功利化、评价手段的“技术热”、评价标准“虚化”和评价主体“零散化”等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辩证思维,深化师德评价改革创新,牢固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观,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建设长效机制,采用科学公正、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方法,创建蕴含人文关怀的师德评价环境,推动师德评价高质量发展,开创师德评价工作新局面。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0-23
摘要: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多次集体座谈和个案深度访谈深究“师道尊严”的现状,从横向上的教育内外部两个对象维度对“师道尊严”在纵向上包含的十个内容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师德师风”“教学水平”“遵纪守规”等内容维度的为师之道助力“师道尊严”,“教师职业”“舆论引领”等内容维度受不良社会文化影响有损“师道尊严”,“教师权益”“教师荣誉”“领导关怀”等内容维度因管理缺位影响“师道尊严”。研究建议,增强新时代教师身份认同,着力规范新时代舆论宣传,加强新时代教师表彰力度等重振“师道尊严”。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教育部通报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作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制度工具,具有警示教育、适用解释和裁量参考的功能。当前典型案例存在涉及失范行为类型的局限、对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解释力不足、处理结果差异的合理性存疑等问题。为此应重视提升案例所涉失范行为类型的全面性、前瞻性,并通过健全筛选机制加以保障;应通过明确体例结构、细化案情描述和阐释处理依据以规范案例的表述;同时通过完善传播机制、构建体系化学习机制和融入教育家精神引领来提高案例的影响力,进而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功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论语》“侍坐”章中,子路的“率尔”与孔子的“哂之”是古今聚讼纷纭的一桩公案。通过全面梳理分析、对比综合古今不同的诠释方案,可得如下新解:子路的“率尔”不是鲁莽轻率,而是在遵循礼制的基础之上,自觉承担“教师之友”的身份而辅助老师解除教学时空中的沉默所导致的尴尬,进而帮助老师顺利推进教学活动的率先垂范;同时,孔子对子路的“哂之”亦不可解读为是大笑、讥笑、嘲笑、异常笑,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乐之微笑,其中既有为师者对“教师之友”的认可与感谢,亦蕴含着对子路之才堪当其志与严遵长幼之礼的肯定与鼓励;当然,四子言志,却惟独对子路报以“哂之”的态度,则同样也可看出孔子对其所言之志的内容仍是有所保留,具体原因则是他偏执于强兵备战,而对孔门“为国以礼”并追求使民“有耻且格”的施政纲领与教化哲学之第一义体知不足。总之,对于《论语》“侍坐”章中的子路之志与孔子评价之新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讨论氛围与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艺术,尤其是他践行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伦理之表现,不仅对于当前理想教育的课堂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是弘扬教育家精神之时代号召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教育经济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1-04
摘要:通过对202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文章来源广泛,《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的转载量名列前茅;以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统计,高校占比最大,中小学和教科研部门的论文占比有所增加;基金项目论文占近七成,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比最大,且首次超过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比。学校管理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双减”政策的成效与风险、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教师减负和教师评价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