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3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批判性思维提出了具体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同方式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型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丰富多样情境、精选时政案例设疑与启发深度审辩对话等策略来进行。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材料学科)”旨在系统地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阅读,论文写作与发表,开题报告、创新项目的撰写与答辩等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实践,需要深入挖掘兼具材料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思政元素,通过采用引导式、研讨式、实践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使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筑牢科研诚信底线,最终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本文围绕科学创新理论与认知架构突破展开深入探讨。着重分析人类客观存在与科学认知边界间的动态矛盾,揭示科学认知边界无法完全涵盖客观存在的现实。指出人类认知边界的局限源于人类智慧的局限性,同时传统认知架构束缚着科学认知的拓展。提出需凭借创新思维与智慧打破传统认知架构,为科学创新理论的提出开辟道路。阐述科学创新理论的验证方法,包括考量其自身逻辑自洽性,以及是否能完善现有理论、解释现有理论无法说明的现象。强调科学创新理论对于推动科学进步、深化人类对世界认知的重大意义,为突破认知局限、构建全新科学认知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建构中国逻辑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基础性和方法论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思想精华,通过融贯古今中外逻辑思想资源,包括形式逻辑、现代逻辑、辩证逻辑、论证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等,尤其要面向当代逻辑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就,进一步推进对于铸造中华文明和中国哲学的知识体系起到根基性作用的中国古代名辨思维逻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创造性提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这一理论命题的提出,既有保护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考虑,也有应对全球化带来文化冲突和文化同质化的考量;既有应对身份认同受到挑战的谋虑,也有应对美西方文化殖民的酌量。新时代文化主体性具有新的内涵,既包括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重新定位、数字化时代的文化创新与传播、多元文化环境下的身份建构,也涵括文化自觉与批判性思维养成及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从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出场中可观察到,现实中还有制约其巩固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应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理论和实践维度进行切入,使国家文化主体性得到更好巩固,进而更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摘要:本摘要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变革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与教育使命重塑。在AI技术使知识触手可及的环境中,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师角色面临挑战。研究通过分析AI时代知识传播即时性、海量碎片化等特征,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论证教师应将教学重心转向培养批判性思维(如提升信息辨别准确率37%)、创造性能力(预计2027年需求增长46%)、情感智力、数字化素养及道德伦理意识。提出教师需从知识权威转型为学习引导者、跨学科导师与个性化指导者,通过问题驱动、项目式学习等模式实现教育价值。研究结论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强调教师在塑造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技术伦理挑战方面的关键作用,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