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紧扣怀进鹏部长提出的“5I”教育理念,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通过有机整合学习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前沿教育理论,结合国内外多个成功实践案例,对“5i”教育的丰富内涵、多元价值与可行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阐释。“5l”教育理念精准顺应数字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道切需求,为化解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模式单一等难题,以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且可行的方向指引。文章致力于深化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相关人士对“5”教育的理解,为他们在教育规划、政策制定与教学实践中精准施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能够全面彰显教育的内在价值,激活教育的内在活力,通过教育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创新是基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对教育体系结构、方法内容的系统完善,需要在教育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实现时代转变。教育是有自身独特品格的社会活动,守正创新是其发展的价值取向。要通过教育创新进一步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拓展人的发展时空,发掘和开拓闲暇时间的教育价值,发挥教育能够统摄各种促进人的发展资源的功能,以此推动教育回归原点。为此,要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有关闲暇教育的研究,发挥学校的专业引领作用,协调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生产力为导向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能级跃迁”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从“脑力化”向“脑机化”转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从“UGC”向“AIGC”转化,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从“线性增长”向“体系涌现"跃迁的内在逻辑。但从智能“负”载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仿真场景”中的思想放逐“流量裹挟”中的价值抵抗,“神秘算法”中的控制性支配,“代码符号”中的规范脱序等诸多挑战。为此,应立足新质生产力,以“AI嵌入”提升智能空间思想凝聚力,以“情感计算”提升流量文本价值认同,以“数字化”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方式,以“规制互嵌”护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转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1-05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师范院校要注重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未来学习中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实验的平台。场景化的未来学习中心将助力未来优秀教师的培养。通过创设模拟仿真教室(课堂),设计多元学习场景,搭建跨学科学习平台,强化特色服务而构建的场景化未来学习中心整合了各种资源,为师范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和转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如何将课程思政教学与高本衔接课程有机结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论文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背景,综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构建了问题导向思政教学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了其在高本衔接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策略和建议。此研究旨在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新的教学策略参考,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照,共同助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理念相结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背景,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中国文化融入《数字经济》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激发其对数字经济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本文认为,融入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经济智慧,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自然和谐”等思想,并将其与数字经济的现代理念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中国电子支付的普及、共享经济的兴起等直观展示中国文化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数字经济实践项目,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根基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