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清末奉天司法改革中的司法官是一个由大量体制内官员尤其是候补候选佐杂之人改任而来的“旧人”群体,但部分传统官绅通过新式法政教育完成了知识更新和身份转型。从传统奏调札委的选任方式发展到统一考试、严行考选,司法官的养成机制呈现出舍旧谋新的过渡性特征。奉天新式司法官群体虽然形成,但是其职业化之路刚刚起步,距离完成尚需艰辛的历程。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随着清代对蒙贸易的繁荣,位于漠南蒙古草原的归绥地区的商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此期间,驼运作为该地区商业贸易主要运输方式开始广泛地流行,逐渐发展为集贸易与运输为一体的行业,并成为归绥地区行商群体的一部分。作为与地方社会相生相伴的行业,驼运与地方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过关注该行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地方社会的不同群体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能够进一步揭示出驼运行业在地方社会发挥的作用、带来的影响以及行业背后的社会状况。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通肯地区位于清代黑龙江将军辖区东部,境内山深林茂,人烟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自康熙二十一年(1682)起被划为东荒围场,禁止私入垦殖狩猎。咸丰年间黑龙江封禁政策调整后,通肯围场开禁问题备受关注。甲午战后,清廷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进一步调整封禁政策,颁布系统的垦务章程,通肯地区由此解禁开荒,并设立副都统衙门建置。随着移民涌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肯地区设立府县民官建置,逐步建立起近代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清末新式官报是清政府为推动新政鼓吹宣传、争取社会认同的主要工具。相关研究近年来不断丰富,围绕“以新政为中心”和“以官报为中心”两个维度,形成了内容研究、控制研究、策略研究、制度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晚清新式官报改革宣传研究成果进行探究,总结目前研究中已有的成就与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建议。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清末国家币制改革放弃金本位、实行银本位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但这是从结果出发的认知,而非历史真像。基于基础史料,从历史发展过程出发,可以发现清朝没有放弃实行金本位,更是将其定为币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只是由于金本不足,朝廷将统一银币、实行银本位作为战术过渡。战略和战术在权力更迭中逐步得到制定并调整,却因政权灭亡戛然而止。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预备立宪是清末体制内政治生活的中心,在各省设立谘议局则是预备立宪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顶层制度设计、政治形势变化、巡抚人事变动诸因 素 影 响,河 南 谘 议 局 与 河 南 巡 抚 的 关 系也不断演变。在筹备阶段,河南谘议局在巡抚衙门的组织下成立,完全是后者的一项事业。谘议局成立之初,两者关系较为和谐,巡抚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立 宪 背 景 下,代 表 民 意 的 谘 议 局 地 位 日 渐重要。清廷顶层制度设计的自相矛盾,加上现实条件 制 约,双 方 冲 突 逐 渐 增 多。武 昌 起 义 爆 发 后,河南谘议局开始脱离预备立宪框架,支持革命,要求共和。袁世 凯 担 任 内 阁 总 理 后,任 命 心 腹 为 河南巡抚,后者与谘议局部分议员合作,共同促成河南请愿共和不独立的政治立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哲学译介在清末西学输入大潮中蔚为壮观,中文世界译介西方哲学书籍至少有99种,其中哲学概论性著作10种,逻辑学18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此前同类译作。当时哲学界几乎所有领域,包括哲学概论性著作、逻辑学著作被成批介绍进来,古希腊哲学、西方近代哲学,以及从古希腊到近代重要哲学家学说,无一不被介绍。蔡元培、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众多时代精英投身其中。逻辑学尤受重视,被视为实现社会理想、实业振兴、科学昌盛、国家富强的根本。清末哲学之所以备受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哲学译介、哲学建设被人们视为民族振兴的关键所在。这与五四时期揭的科学大旗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表现。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20 世纪初,因修筑铁路需要在广州西关相邻的黄沙坦地一带筑堤,粤汉铁路公司与地方政府、地方绅商等围绕地权、水陆交通等权益争夺扰攘多年,终由粤海关出面以搬迁黄沙鲜鱼栏,牺牲鲜鱼栏业小商人的利益,达成多方妥协,于 1923 年出台《广州市迁拆黄沙鱼栏办法》。然而搬迁过程仍一波三折,鲜鱼栏商人不断利用政府与粤汉铁路公司的矛盾寻求维护自身利益的空间,尽力拖延搬迁时间,最终政府以武力迫使黄沙鱼栏完成搬迁。持续 20 余年的事件涉及地方政府、粤汉铁路公司、鲜鱼栏业商人、地方士绅等团体组织,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转型过程中广州政商关系的复杂性。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19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开始出现中文报纸,西方现代传媒与中国本土文化开始呈现融合的态势,报业的许多早期创新纷纷在此时期出现,又因受限于时代和环境而渐渐消失。本文以史料为基础,从图像和知识两方面的现代性传播出发,考察19世纪末以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上海早期报业在体裁、内容、意识等方面现代性尝试及其蕴含的创新与探索,阐述现代性探索中的偶然与必然、创造与局限,呈现它们在行业初创的时代语境中筚路蓝缕的先导意义以及对当下文化创新的现实观照。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南都学坛》
摘要: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初兴阶段至关重要的助力因素。成长于清末的现代小说家译者,凭借对中国文学建设着力点的判断,赋予其译作浓郁的现实关切和强烈的启蒙色彩。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对现代小说发生过程的参与,以现代小说家译者为主导;他们以译者与作者双重身份的有机统一,在两副笔墨的互动与转换中创造,既是域外文学的引渡人,又以创作者的努力引领现代小说的发展方向。以鲁迅的翻译小说为例,《域外小说集》的翻译是一次充满现代意味的尝试,其以鲁迅自己的创作为“载体”介入现代小说的方式,使其成为翻译小说参与现代小说文体建构的绝佳例证。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8-23
摘要: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罗振玉致汉学家内藤湖南书札数通,多未见于国内外学界。本 文选取内容较充实的六通进行梳理考释,其中一通为1902年罗振玉书于上海,五通书于流寓京都时期 (1916—1919),内容以学术交流和资料互通为主,可分为“日本考察”“影印善本”“学术代购”“诗文转 呈”“中日文人友谊”“关于《帖木儿传》”,所提及的人物、事件,可与其他史料互补,是清末民初中日文化与学术交流研究的一手资料。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史 发布时间: 2025-03-28
摘要:本文文章从制度变迁和地方化知识更新的双重视角梳理了芜湖职业教育从晚清到民国初期(1891-1937)的转型过程,分析了芜湖成为通商口岸后,经济结构重组以及职业教育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认为清末民初芜湖的职业教育转型的本质,是传统的以儒学和农耕经济为根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封建职业教育模式,面对开埠通商、技术革命以及革命思潮等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所产生的互动与适应的结果。以芜湖为典型探寻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规律,为当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